特里法則:善于自省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
特里法則告訴我們: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為正視錯誤的人將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愛默生曾說:“人類唯一的責任就是對自己真實,自省不僅不會使他孤立,反而會帶領他進入一個偉大的領域。”
孩子總是習慣性地為自己找借口,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時候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反省習慣,鼓勵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違背了社會規范,是否存在著不足。自我反省的習慣對于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所以,父母應該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識地鼓勵孩子做自我反省。
孩子每次考試失利都不懂得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反而一味地向父母抱怨“這次老師改卷子太嚴了,不然那兩分都不會被扣”,“這次真倒霉,我隨便蒙了一個答案都錯了,只能說我運氣太差了”。如果父母說:“難道你自己就沒原因嗎?”孩子則會一臉無辜地表示:“我最大的原因就是太認真了。”
有時候帶著孩子出去,因為孩子拖拖拉拉沒能坐上早班公交車。這時孩子會抱怨:“司機叔叔怎么這樣不負責任,沒看到我在后面招手嗎?肯定是故意不等我的。”看到孩子這樣不懂得自我反省,每次都是胡亂找借口,父母真的好擔心。
海涅曾經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讓我們認真地思考自己的行為,并給我們改正的機會。”自我反省就是冷靜地思考自己的言行,尋找自己所作所為中存在的不足和錯誤。一個人會不斷地取得進步,就因為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善于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彌補。
自我反省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每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孩子所需要具備的一種良好習慣。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幫助孩子養成自省的習慣。
1.父母做好榜樣
孩子有著一定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也會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好榜樣,即便是父母犯了錯誤也要自我反省,這樣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有利于培養孩子自我反省能力。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是大人,所以做錯了事情羞于認錯,而且認為在孩子面前認錯是難為情的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父母做錯了也要敢于承認,及時進行自我反省,特別是在孩子面前,這樣才能積極地影響孩子。比如,有時候,父母也會誤會孩子,這時候不要試圖在孩子面前敷衍了事,而應該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2.讓孩子以平常心面對批評
雖然,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提倡鼓勵教育,總是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一味地鼓勵與夸獎是無法培養出好孩子來的。另外,如果孩子經常得到表揚,時間長了,他就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了。因此,批評與贊賞一樣,都是父母需要采取的教育方式。當然,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都應當是適當的,父母不要大聲斥責,只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就可以了。父母要正面引導孩子坦然接受別人的批評,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來接受批評。
3.理智對待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犯了錯之后,父母不要對孩子橫加指責,而是應該允許孩子作出解釋,當父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只需要平靜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糾正錯誤的行為,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就會少犯或者避免類似的錯誤。
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以后,往往會耐不住性子,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實際上這樣很不利于孩子自我反省能力的提高。父母千萬不要一上來就斥責、恐嚇孩子,不要對孩子的錯誤橫加指責,這樣只會讓自己的暴躁脾氣扼殺了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父母只有冷靜理智地對待孩子的錯誤,才有利于孩子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
4.培養孩子“每天自省”的良好習慣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總結一下自己的行為表現,想象自己有哪些是做得不對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應該怎樣改正和挽回那些錯誤。讓孩子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而且也能夠分辨是非真偽了。
心理啟示
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自我反省,他就會一次又一次地犯相同的錯誤,在原地踏步,難以取得進步。相反,孩子如果懂得了自我反省,他就會認真思考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會更加注意,做到下次絕對不會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
上一篇:父母的愛往往有許多附加條件
下一篇:獵奇心理:設下懸念,秘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