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他們也許已經習慣得到他人的幫助,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第一時間想要獲得他人的幫助。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都必須自己把握生命,而不能夠拱手把生命的主動權讓給他人。雖然人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只有少數人能夠真正地主宰命運,大多數人在命運的起起伏伏中,總是非常的被動,隨著命運的起伏而起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學畢業后,你很想考研,然而你身邊的人都說考研之后再就業,也許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他們希望你能先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然后邊工作邊考研。你想了想,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雖然你更想一氣呵成地讀完研究生,但也還是接受了父母四處托關系為你找到一份工作的事實。在工作的過程中,你從來沒有成就感,也感受不到快樂。為了應付工作,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甚至沒有時間去復習考研,最終和你同班的同學已經研究生畢業了,但是你卻還在工作崗位上混著,既沒有起色,也沒有進步,連考研的打算也漸漸地淡了。這樣的結局怪誰呢?并不是因為父母把一份工作強加于你,而是因為你沒有堅持本心,選擇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并不能抱怨父母,因為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父母不是你,無法真正了解你的想法,也不能切實滿足你的需求,所以你只能抱怨自己當初沒有狠下心來拒絕父母的好意,堅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人都希望通過觀察手掌上的紋路來了解自己的命運,實際上人生那么漫長,要經歷那么多的事情,又怎么可能通過手掌上的紋路就能全部反映出來呢。人生之中的很多轉折點,或者出現在重大的時刻,或者出現在不經意之間,每個人的人生千變萬化,有的時候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選擇不同,整個人生都會變得不同。
真正強大的人會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會把命運交給他人去決定,哪怕所做的選擇是錯誤的,他們也可以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積累經驗,這對促使人不斷進步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積極地把控人生,我們還要努力求變,而不要按部就班、墨守成規,只有變化才能讓人生充滿活力。如果人生沒有變化,那么就會像一潭死水一樣毫無活力可言,人生之路也會變得更加艱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位美國士兵被抓,關在集中營里。集中營的條件非常惡劣,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這名士兵害怕極了,他的精神每時每刻都處于緊張之中,簡直就要崩潰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士兵看到他的一位獄友居然有一本書,這本書看起來很不錯,士兵翻看了幾頁之后,很想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他不想把這本書還回去,但是他知道這本書的主人是不會把書送給他的,他很委婉地向對方提出是否可以借閱這本書,可想而知,在集中營這種地方,書簡直是比金錢和食物更加珍貴的東西,書的主人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士兵的請求。士兵沒有放棄,繼續說:“那么我想把它抄下來,我只用很短的時間,可以嗎?”看到士兵這么喜歡看書,主人不好意思再拒絕,只好點頭答應。得到主人的批準之后,士兵沒有一刻停留,當即開始伏案疾書,他很清楚,每天的情況都在變化,每天都有人死去,也有人被帶離集中營,他一定要盡快把書抄完。他廢寢忘食,全力以赴地抄書,就在他把書抄完還給主人之后沒多久,書的主人就被帶離集中營。后來,士兵在集中營里又度過了三年時間。三年的時光,在美好的環境里也許會過得很快,但是在集中營里,每分每秒都是煎熬,足以讓人覺得就像過了三輩子那么漫長。每當士兵感到萬分恐懼的時候,他都會打開這本書看一看,看著書里精彩的情節,他似乎忘記了現實的無奈和殘酷。就這樣,靠著這本書,他戰勝了坎坷和磨難,在集中營里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最終活著離開了集中營。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我們把救贖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那么也就意味著我們毫無希望。在這個故事中,士兵每當恐懼時就會看書,是因為書籍能夠給予他精神上的力量,讓他已經墜入絕望的心再次充滿希望,讓他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戰勝一切磨難。
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要想真正地主宰命運,我們就要成為強者,不能為失敗找理由,而是要為成功找方法。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各種糟糕情況,不要總是習慣性地推卸責任,因為沒有人能夠代替你為你自己的人生負責。只有挺直脊梁,用自己的雙肩扛起生命的希望,我們才能在人生之中崛起,才能創造生命的奇跡。
上一篇:不竭盡全力,如何奢求回報
下一篇:為什么有人總愛爆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