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
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是安徽桐城人。他素來注重修身養性,頗得他人的喜歡和尊重。同時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時,把母親安頓在家鄉,并經?;丶姨酵?/p>
張老夫人的鄰居是一位姓葉的侍郎。張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親時,覺得家中的房子呈現出破敗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正巧,侍郎家也正打算擴建房屋,并想占用兩家中間的一塊地方。張家也想利用那塊地方做回廊。于是,兩家發生了爭執。張家開始挖地基時,葉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葉家打算動工,拿尺子去量那塊地,張家就一轟而上把工具奪走。兩家爭吵過多次,有幾次險些動武,雙方都不肯讓步。
張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給張英寫信,希望他馬上回家處理這件事情。
張英看罷來信,不急不躁,提筆寫下一首短詩:“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
張老夫人滿以為兒子會回來為自家爭奪那塊地皮,沒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書。張母看完信后,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兒子的意思。為了三尺地既傷了兩家的和氣又氣壞了自己的身體,這樣太不值得了。
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動把墻退后三尺。鄰居見狀,深感慚愧,也把墻讓后三尺,并且登門道歉。這樣一來,以前兩家爭奪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
當地人紛紛傳頌這件事情,引為美談,并且給這條巷子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六尺巷。有人還據此作了一首打油詩:“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畫龍點睛】
古人曰:“小不忍則亂大謀。”又曰:“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彼裕套層袝r是一種策略,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前進。而且,表面的忍讓不僅調解了矛盾,融洽了雙方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自己的品性。
上一篇:《充滿尊重的愛》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
下一篇:《關于信任的一堂課》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