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之后要及時反省
要想踩著失敗的階梯獲得進步,不斷地向上攀升,就不要忘記失敗、反省、成功三部曲。單純的失敗并不能促使人獲得成功,而是要以端正的態度面對失敗,才能夠以失敗為契機,反省自己,總結經驗,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成功規劃。
很多人誤以為成功者與失敗者在天賦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實際上,成功者并沒有獨特的天賦,也未必得到了貴人的相助,失敗者更不是先天不足,或者人緣很差。如果對成功者與失敗者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就會發現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成功者能夠積極地面對失敗,而失敗者往往在受到小小的打擊之后就一蹶不振。
如何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的,有些人知道應該如何做,但很難落到行動上。很多人一旦犯錯誤,雖然思想上知道自己應該努力奮進,但是行為上卻往往懈怠無助。有的時候,他們為了逃避錯誤,還會選擇把錯誤放在一邊。不得不說,這樣的舉動常常使他們被錯誤的旋渦緊緊纏繞著,無法掙脫,也根本不可能獲得進步、取得成功。在失敗的時候,失敗者無法接受他人的批評和指正,特別是當批評者的語言并不那么委婉和善的時候,失敗者更是覺得無力承受。所以說,真正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大多數是能夠在他人的指責下反省自己的人,他們會以客觀的進步為主要的追求目標。其實,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應該感謝那些能夠為自己指出錯誤的人,因為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他們從來不懂得反思自己,那么就根本無從進步。他人的批評與指正恰恰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認知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知道自己的劣勢和不足。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堅持成長、取得進步。
失敗之后,我們一定要進行及時的反省。反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我反省,是主動自發進行的,另一方面是在他人的提醒之下進行反省,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批評,真正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從人際相處的角度來說,以這樣謙虛的態度面對他人的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其實是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表現,對于批評者而言也是最好的結果。那么當失敗者真正誠心地反思自己的錯誤時,還可以與批評者進行更深入的交流,以免引發沒有意義的爭吵。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時,一定要是心甘情愿的,而不能夠賭氣,更不能夠有意氣之爭?,F實中,很多人一旦受到他人的指責,馬上就會感到非常難堪,對他人反唇相譏,甚至也有可能會言不由衷地說出攻擊他人的話。從本質上來說,這樣的做法是很不理性的,而且完全不屬于反省的范圍,反而還有可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憤怒,也讓對方產生不愉快的人際交往感受。如此一來,批評者與被批評者之間很容易發生爭吵,導致彼此交惡。
人生從來不怕犯錯誤,只要這些錯誤是有價值的,能夠激勵我們進步,那么它們就是值得犯的。那么,什么是有價值的錯誤呢?就是在犯了錯誤之后,我們能夠獲得進步,能夠通過錯誤來規避更大的錯誤。所謂沒有價值的錯誤,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卻不愿意積極地改正,明明知道自己的錯誤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卻依然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古時候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詩人,他每次寫出優美的詞句之后,都會先讀給妻子聽。其實,他就是想讓目不識丁的妻子親身感受能否聽懂他的詩詞。如果妻子覺得詩詞晦澀難懂,詩人就會進行改寫,直到妻子能夠輕松地聽懂詩詞,詩人才會把詩詞公布于眾。在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也有自我反省的好習慣。每當寫好一篇文章之后,他一定會認真仔細地檢查文章的內容,經過長達半年的修改,然后再發表。在半年的時間里,狄更斯不只檢查一遍自己的文章,而是每天都會重復地進行檢查,這樣直到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他認為自己的文章已經沒有錯誤可以改正了,才會將文章出版。這不但是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也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狄更斯是大名鼎鼎的小說家,為何每次都要這樣反復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呢?正因為狄更斯對自己的名聲非常愛惜,也想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他才能夠堅持自我反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文章。成功者未必有獨特天賦,也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成功,在光鮮亮麗的背后,他們一直在堅持和努力。即使犯錯之后,他們也能勇敢地面對錯誤,從不放棄改正錯誤。他們把失敗看成人生的必修課,堅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從失敗中汲取養分,不斷成長。
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夠完全避開失敗,既然失敗是人生必然的經歷,與其被動地面對失敗,不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接納失敗,這樣反而能夠從失敗中獲得成長。要想獲得成功,一定要能夠邁過失敗的難關,這樣才能夠在失敗中暴露出自己薄弱的一面,繼而鼓起勇氣去彌補缺陷和不足,也勇敢地改正缺點和錯誤,讓自己得以提升。
上一篇:處理不了內心沖突,就無法很好地應對壓力
下一篇:失敗是人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