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人生的必修課
很多人都知道傷仲永的歷史典故,知道仲永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少年,小時候就被稱為神童。然而,仲永最終失去了滿腹才華,變得碌碌無為。這是為什么呢?現實生活中,和仲永一樣的人并不在少數,有很多少年才華橫溢,能夠考入少年科技大學等很牛的學校就讀。他們自詡有著滿腹才華,卻沒有施展之地。在年少時代,他們因為有獨特的天賦出類拔萃,往往能夠得到身邊人的贊賞,甚至還會被老師寵上了天。然而,在學習上一路領先的強勁勢頭并沒有維持很久。記得有一位十幾歲就進入中科院學習的孩子,后來被學校勸退,就是因為學校認為他的心智發展水平還沒有跟上,無法僅僅以片面的才華成才。
在學校里,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那些在學習上總是拔尖的孩子,能夠順利地考入名牌大學,畢業之后也許會成為醫生、老師、律師等,這些職業固然都很不錯,但是距離成功卻還有一段距離。而那些在班級里學習屬于中等水平的孩子,卻能夠當上老板,成為企業里的領導者,雖然這樣的現象并不代表全部,我們也不能犯幸存者偏差的錯誤,但是這種現象的存在還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必然要經歷坎坷與挫折。人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積累經驗,而不能一味地順遂如意,否則就會導致人生陷入很大的困境之中,也不可能有巨大的進步。
如果說人生之中有一堂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這堂課非失敗莫屬。那些從小就在班級里名列前茅的好學生,也許會得到很多的榮耀,也許會得到很多的寵愛,但是他們卻錯過了失敗這堂課。他們一路順風順水地走過來,被家長捧在手掌心,被老師當成掌中寶,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去品嘗失敗的滋味,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內心很脆弱,不能在失敗之后進行內心重建。相比起這些天之驕子的孩子,那些成績處于中等的孩子成績起起伏伏,反而經受了較多的挫折和打擊,在一路跌跌撞撞走來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才能站得更穩,走得更好。一個人可以沒有成功的經驗,但是一定要有戰勝失敗的經驗,這樣才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和歷練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失敗是人生的必修課,每個人都要上好失敗這節課,才能夠讓自己的內心堅強起來。每個人都要在失敗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力量,才能夠更加全力以赴去奮斗,從而到達人生的巔峰。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會有偉大的夢想,但是他們卻從未為了夢想邁出真正的一步,也沒有為了實現夢想而經歷各種失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希望自己能夠一蹴而就,然而,面對一次又一次接踵而至的失敗,我們的內心變得脆弱無比,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也總是與失敗產生交集。
要想戰勝失敗,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學會耐心地等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經歷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功從來不是僅靠著主觀意愿就能得到的,而是要在客觀上不斷努力才能夠實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然充滿著坎坷和挫折,為了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前行,必須努力地戰勝一切困難,這樣才能夠在成功到來的時候有更好的表現。
其次,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每個人在人生之路上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意味著死是每個人唯一的歸宿,但是我們卻要努力地活得更好,才不枉這一生的時光。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雖然成功是我們最終的目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失敗從不會出現。相反,失敗常常會伴隨在我們身邊,我們越是迫切渴望獲得成功,失敗就越是與我們如影隨形。有些失敗的打擊非常沉重,甚至會讓我們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同時向著最好的方向去努力。每個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保證絕對獲得成功,既然如此,為何不提前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呢?這樣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才會更加從容、更加坦然。
最后,要認識到一次失敗并不代表永遠的失敗。人生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樣既有波峰,也有波谷。遭遇失敗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到達了波谷,只要耐心地等待,順勢而為,我們總能迎來到達波峰的機會。那些因為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的人,是因為他們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徹底放棄努力,徹底失去希望,所以才會被一次失敗打倒。真正內心懷有希望且內心非常強大的人,他們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徹底否定自己,相反,失敗正好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反思自己,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遭遇過失敗的人才真正具有成功的潛質,是因為他們雖然不知道如何才能夠獲得成功,但是他們更加了解怎樣才能避免失敗。每個人在人生之路上都應該上好失敗這節課,如果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錯過了這節課,那么一定要抓住機會品嘗失敗的滋味,補上它,才能夠讓人生有更大的可能獲得成功。
上一篇:失敗之后要及時反省
下一篇:妙計化解親子緊張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