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望走出自我,那不妨從改變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世界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且,改變將會引起人們內心的恐懼,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改變都會導致恐懼,不管是好的改變,還是壞的改變,都會喚起心里的恐懼。比如想結婚,但他馬上會陷入恐慌,如果愛情無法天長地久怎么辦?如果自己選錯了伴侶怎么辦?想換一份新的工作,但他馬上會惶恐不安,如果自己不能勝任新工作怎么辦?如果公司沒辦法兌現求職時的承諾怎么辦?甚至,想改變自己的發型,他也會擔憂不已,萬一新發型看起來很糟糕怎么辦?如果自己因此而變得不漂亮怎么辦?似乎這是聽起來很可笑的事情,但事實就是如此:改變常常令我們感到局促不安。
王太太結婚那年,嫁給了一個地產大戶,因為家里相中了對方家里的財勢。第一次去他家,她看著旋轉的大廳,以及寬闊的大花園,心里覺得沒什么好拒絕的。于是,婚事就這樣答應了下來。
結婚后,王太太過著衣食無憂的闊太太生活,老公整天忙著工作,她無聊就約上幾個朋友打麻將,或者飛到香港去購物。她常常會想:如果失去了這樣的生活,自己該怎么辦?當然,王太太的擔心并不是毫無理由的,最近,樓市跌得厲害,許多房產大戶都成了窮人。就好比經常與自己一起打麻將的張太太,去年房市低迷,他們硬是沒熬過來,現在一家人擠在幾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每次打電話,張太太就哭:“這日子是沒法過了。”
沒想到,過了不久,這樣的擔憂成了事實。王先生投資失敗,不僅血本無歸,而且還欠了幾十萬的債。王太太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大花園,就坐著一輛破舊的面包車走了。搬家后,他們租了房子,王先生的家人湊了錢還了債,王先生和太太都開始了工作。
上班、煮飯、洗衣服、一個人帶孩子,這些事情,王太太連想都沒想就做了。而且,她發現自己的老公除了會賺錢以外,還會炒菜、煮飯,還會逗孩子開心。以前他太忙,兩個人幾乎沒好好地在一起生活,現在這樣的日子挺好的。王太太想起以前總害怕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真的變了,她卻發現沒什么不好,失去了物質上的富足,卻找回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當人們過著熟悉的生活的時候,總是害怕會被改變,但是,許多災難、橫禍是無法阻擋的,唯有改變的是心態,以及心里的膽怯。不要去在乎自己失去了什么,哪怕是工作、房子、信用卡,無論生活發生了怎么樣的巨變,我們都可以從頭開始自己的人生,甚至會重新登上新的高度。
惠普中國區首席財政官韓穎說:“好的設想常常被扼殺在搖籃里,但這絕對不是你變得平庸的真正原因,永遠不要害怕改變,改變里就有契機。”
當年,韓穎離開了自己工作9年的海洋石油公司,正式加入惠普公司,在財務部工作。那年,她34歲,面對周圍朋友的異議,她說:“人生什么時候改變都不會晚。”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惠普公司的員工還沒有工資卡,每次發工資都是手工完成。300多人的工資,又沒有百元大鈔,韓穎必須得一一核實,經常數錢數得頭都暈了。無意中經過公司附近的一家銀行,韓穎靈光一現,為什么不給員工開戶,讓員工憑著折子領取工資呢。
說做就做,她興奮地告訴大家以后領工資不用去排隊等候了,直接拿著折子就可以去銀行領取了。但是,事情并不順利,先是員工的抵觸情緒,然后,上級領導又把韓穎批評了一頓。回到財務部,韓穎努力忍住自己的眼淚,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正在這時,公司的上層領導聽說了這事,肯定地贊揚了她:“你改寫了公司手工發工資的歷史,這種勇氣和創新精神非常值得嘉獎!”
改變,它本身帶著一種破壞性,意味著將破壞以前固有的東西,而重新去接納一種新的東西。幾乎所有的改變都具有破壞性,即使是好的改變。但是,在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是需要改變的,那是不容拒絕的。
1.改變是走出內心世界的開始
如果總習慣住在同一個地方,去同一個餐館吃飯,穿一種風格的衣服,這并非是我們太過專情,而是我們害怕去改變。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丁點的改變都會讓自己內心膽怯。其實,對于這樣的生活,不妨改變一下。
2.總要走一走陌生的街
熟悉的街道即便再有深情,但日子一久,習慣會讓心態變得麻木、懶惰,讓人無法尋找到久違的激情。這時可選擇走一走陌生的街道,感受一切新鮮東西帶來的新奇感,打開心扉,來享受這個世界吧。
或許,心理就是這樣矛盾,不變讓人厭煩至極,而改變卻讓人局促不安。通常情況下,那些熟悉的、不變的事情總會讓自己感到心安。有人說:“生命開始于舒適地帶的盡頭。”無論改變本身帶給我們怎么樣的不安心理,但是,必須記住:生活中的改變只是一個開始,而并不是一個結束。不要害怕改變,因為人生的樂趣就是接納新的生活。
上一篇:如何規劃自己每月的開銷
下一篇:如果沒有苦澀,就不會有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