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得住眼前的誘惑
那是在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
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終于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
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是,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那是在從前,有個人捉住了兩只猴子,打算把它們訓練成會表演的、能夠幫他掙錢的猴子。他準備了許多桃子。先是訓練它們翻跟頭,翻一個就給一個桃子吃,再翻一個就再給個桃子吃。
其中一只猴子翻跟頭翻得特別起勁,因此吃到了不少的桃子。另一只則不然,既不翻跟頭,也不吃桃子,用鞭子抽它,它也不翻。如此這般訓練了若干天,翻跟頭翻得好的那只猴子,由于桃子吃得多,就膘肥體壯,皮毛放光。
那只寧可餓著也不翻跟頭的猴子,卻皮包骨頭,無精打采。這個人看著來氣,就把它趕走了。于是,那只猴子在野外就精神了起來,歡蹦亂跳地爬樹摘桃子和其他的野果吃。那只會翻跟頭的猴子則讓主人牽著走街串巷翻跟頭。
在社會中,每個人難免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誘惑,只有經得起各種誘惑的人,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上一篇:用自己的腦袋思索
下一篇:一個企業的特殊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