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島”字的趣事
一、“父”字戴帽
從前有個財主的小子,他虛榮心很強,總想得到別人的夸獎和贊美。因此,他也學著別人一樣,去外地拜師讀書了。
他剛剛認識了幾個字,就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個財主小子想給家里的父親寫封信,在父親面前亮亮自己的才學。可是,一提起筆來就忘記“父”字該怎么寫了。
他想去問問自己的同學和老師,又怕被別人笑話,想查字典吧,自己又不會。他只好拿著字典一頁一頁地亂翻。
他想,只要翻到“父”這個字,自己總會認得的。他翻了好半天,才翻到一個“交”字。他對著“交”字端詳了好久,猛然哈哈大笑,說:“‘父’字啊,你以為你戴上頂疙瘩帽子我就認不出你來了嗎?妄想!”
二、說“島”便“倒”
某地有一個私塾先生,他在授課時,書上出現了一個“島”字,這位先生一時記不起這個字的讀音,竟急得滿頭大汗。忽然,他靈機一動,心想:“這個‘島’字不就是一只棲息在山上的鳥么?”
于是,就教學生讀“棲”字的發音。就這樣,以訛傳訛,一直到他三年任教期滿。
事有湊巧,新聘任的先生在第一天授課時也遇到了這個“島”字,他按正確的讀法,念“倒”的音。他哪里知道全班學生都說他讀錯了。第二天,村長根據眾人的意見,就把新來的先生給解雇了。
先生有口難辯,一邊收拾行裝,一邊嘆道:“人家一欺(棲)就是三年,俺是說‘島’便‘倒’。”
上一篇:“女”字旁的傳說
下一篇:“皇帝”和“沙皇”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