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端臨與《文獻通考》
馬端臨,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中國古代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大學集注》、《多識錄》。
說起馬端臨,就會想到他用畢生精力編寫的《文獻通考》。這部史書,是他經過十年挖掘整理的準備,十年苦心撰修和琢磨的編寫,以及三年的校對和訂正,才最后完成的。
馬端臨是宋代杰出的史學家。他自幼生長在官宦之家,父親馬廷鸞,曾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酷愛文學。在父親的影響和教育下,他繼承父輩求學上進的傳統,廣泛涉獵了各種典籍。讀書不僅使他學到了許多為人之道和求學之術,而且漸漸地形成了癖好,一日不讀書仿佛缺少了什么,讀書讀到了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地步。通過讀書,他發現歷代的典章制度,都沒有很好地總結編纂,于是決心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從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入手,以“變通弛張之故”,警戒后人。為了使這部《文獻通考》得以實施,他披閱了大量有關著述,比較分析了《資治通鑒》、《通典》等著作。經過反復研讀,細心領會,得出了:“《資治通鑒》詳于理禮興衰,而略于典章制度;《通典》雖‘綱目宏大,考訂該洽’,但內容欠精審,綱目不完備”的科學結論。他不僅廣讀書,而且求甚解。一次,他在編寫過程中,遇到了一個一直沒有弄清的問題,為了搞清楚,他查遍了過去的卡片及有關圖書,終于得出了科學的結論。像這種追根尋底的求實事例,在馬端臨二十三年的編纂歲月中是極為平常的。
這部三百四十八卷的《文獻通考》,在經歷了二十三個春秋后,終于在編者五十四歲時宣告完成。待到這部著作刊行于世,馬端臨已年近古稀。馬端臨返鄉后仍然執掌家塾,為家鄉培養人才,一直到八十七歲病逝于家中。
◆馬端臨一生淡泊功名利祿,潛心治史學,以《文獻通考》這部鴻篇巨著流芳后世;他執著地為家鄉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行為和精神,永遠值得后人學習。
上一篇:顧炎武手不釋卷
下一篇:馬鈞勤于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