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闡屋頂觀天
王錫闡,字寅旭,號曉庵,江蘇吳江人,明末清初歷算學家。
王錫闡少年博覽群書,尤精歷象之學。家庭雖貧寒,但沒有影響他對學習的追求。清政府建立后,發(fā)憤欲死。先是投河被救,再絕食七日又不死。后在父母的強迫之下,不得已才進食。后來放棄科舉,拒不仕清,立志從事天文學研究而耗盡畢生精力。
夜幕已經降臨了,滿天繁星閃爍。王錫闡照例爬上了屋頂,仰臥在屋脊上,拿起自制的望遠鏡,瞭望星河。王錫闡這樣不分寒暑地觀測已經堅持幾十年了。
王錫闡是清代著名天文學家。他研究天文學注重實踐、觀測、試驗和驗算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決不盲從他人。每下一個新的結論,他都必須反復實踐印證。一次,他在翻閱西洋天文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西洋學認為,五星皆右旋。可這個結論恰恰與他的觀測不相符,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在翻閱大量天文著作的同時,反復觀測試驗,最后證明:五大行星中,只有金星和水星右旋,木、土、火三星,實際上并不右旋,而是左旋。并特此撰寫了《五星行度解》一書,以糾正西洋五行皆右的錯誤說法。
還有一次,他采用中西結合方法,觀測日食,時間測定的非常準確。當時有些人表示懷疑,紛紛提出各自測量的時間和科學依據。等到日食發(fā)生的那一天,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測定是正確的。可結果只有王錫闡的最為準確。他的成功,是他無數(shù)次反復試驗、觀測、驗算的結果。平日里的爬屋頂,是他成功的基石。
一天,天氣十分寒冷,他正在患病,深感不適。可觀測的時間又到了,為了不讓以前積累的觀測資料喪失價值,他硬是支撐著爬上了屋頂,在凜冽的寒風中,完成了這一夜的觀測任務。他的觀測經驗是:“測愈久則數(shù)愈密,思愈精則理愈出。”正是本著這種一絲不茍的求證精神,他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指出了郭守敬歷法的某些失誤。闡明了西歷的長處和缺陷,為我國的歷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錫闡一絲不茍地求證,他提出精確計算日月食的方法以及所著天文著作,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世界天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王貞儀科學有建樹
下一篇:白居易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