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縣官巧計辨盜
宋朝時,長安有家布莊,生意十分興隆。一日,老板命伙計前往外地購貨。伙計星夜兼程很快將貨采辦完畢,便往回趕。
途中,時值黃昏,忽然天降大雨。為防布匹遭淋,伙計將馬趕至路邊一座涼亭中躲雨。天漸暗,雨一直下個不停,伙計心中十分著急。此時,路上又奔跑來一位避雨漢子。漢子生得熊腰虎背,伙計見了為之心驚。
那漢子躲進涼亭,對馬背上的100匹布很感興趣,便與伙計攀談,問了許多布匹的質(zhì)量、規(guī)格、性能等問題。伙計是個膽小的人,見這漢子與自己拉近乎,居然很熱心地一一解答。
雨止了。伙計整整馬背上的布匹,正要繼續(xù)趕路,漢子忽地站起身來,攔住伙計,厲聲喝道:“大膽毛賊,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偷搶老子的貨物!”
伙計大驚,知道今天碰上壞人了。好在天色尚未全暗,還有路人往來。便壯起膽子和漢子爭辯起來。過路行人被弄得無所適從,就拉他們一起告到官府。
縣官吩咐差役把這100匹布全部打開,說:“我將檢查布里的證據(jù)。”
差役將布全部抖散。縣官便開始詢問有關(guān)布的質(zhì)量、用途,沒想到兩人回答的一模一樣。
縣官略加思索,說:“你們?yōu)槲艺郫B起來,我再給你們判斷誰是誰非。”
伙計和那位漢子快步走到堂中去折布。沒折到三四匹,縣官就把漢子叫過來責罵。漢子叫冤。縣官說:“凡從事一種行業(yè)的,必定熟悉這一行業(yè)的操作技巧。我看到你折布就明白了。這貨物既然是你的,那么你就是吃布莊飯的。為什么你所折的布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能整整齊齊折成一匹?而你看他折布,提起布來,振臂攔開,或左或右,無不妥帖適宜。事情的真相不是很清楚了嗎?”
漢子頓時失色,只得磕頭服罪。
上一篇:幽州兵派假使者
下一篇:徐悲鴻與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