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血本仍贏利
許多廠商打著“不惜血本”的旗號,一股勁地降低價格,以增強競爭能力。所謂“不惜血本”并非不賺錢,而是薄利多銷,或是降低成本來保持利潤,這是與工廠的管理水平截然不能分割的。
于1900年成立于天津的大來木行是我國木材行業中首屈一指的廠家,以出售木材、價低質優、使用方便而贏得市場。1940年,其營業額達到20億美元,純利達7億多元。該木行為何能價低而質優呢?就是在于管理得法,經營有道。
木材的種類很多,不但質地有別,而且長短粗細不一,僅花旗松一項就有500多種尺碼。大來木行以水泥的坐墊,對所進木材,按尺碼進行分類堆放,這樣不僅使顧客感到方便,而且進銷對路,減少消耗,降低成本。
當時,各地建筑樓房,使用地板很多,若用規格不同的樹木來鋸成地板料,勢必耗工耗料,成本昂貴,別的廠商就是這么做的,其售價之高,使用戶“望物興嘆”,而大來木行依仗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從美國進口杉木的內層下腳料,將其加工成地板,使進價低廉的落腳貨搖身一變成為上等地板板材。進銷價之差額簡直不成比例。
而且使用一般木材做地板,其售價是按板材計算的,實際使用時則要經過鋸刨等加工順序,又需花去工錢,大來則將板材直接按地板尺寸制成,只需稍加磨光就可使用,但尺寸仍按板材使用,用戶則可省去工錢,廠商則可節省材料,僅此一項又使大來木行降低近50%的成本,批量大、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大來木行的競爭能力。別的廠商為了維持業務,以降低價格來同大來木行競爭,而大來木行價格降得更低,這樣別的廠商在競爭中紛紛倒閉,而大來木行雖然標榜“不惜血本”,實際上還是有利可圖。
再加上大來木行采取靈活的經濟手段,以“優惠價”和高回扣打入使用木材量多的礦井和鐵路等市場,使他們的生意越做越興旺,不僅資本薄弱、經營不善的華商木行被擠出市場,就是洋商也無法與之匹敵。
經過一陣激烈的價格競爭后,其他木材商行的“血”幾乎出光了,而大來木行的“血”越來越旺。于是有人提出建議,成立木商聯合會,統一價格。這一著更中大來木行的心懷,他們以最大的木材商行的地位,當之無愧地成了聯合會的主席。由此,這家商行就壟斷了木材市場,控制了木材價格,別的廠商就只能吃他們的剩湯殘羹了。
上一篇:丁謂一舉而三得
下一篇:叢蘭投毒殲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