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欲望
欲望是人類痛苦的根源——這是德國哲學大師叔本華一百多年前曾發出的慨嘆。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酷愛收藏,他購買的文物擺滿了幾間屋子,他時刻擔心著這些收藏品的安危,以致于坐臥不安、夜不能寐,被這些東西折磨得身心疲憊。最后他痛下決心,把所有的收藏一賣而光,和相濡以沫的妻子開始環游世界,從此身心舒暢、睡得安穩。這無疑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每個人都會有欲望,你無法去消除它,但你可以去修剪它,就像修剪樹枝一樣,如果你不去修剪,樹枝就會瘋長。你若不能理性地遏制欲望的生長,最后只會被它吞噬。
有一天,寺院里來了一個客人。這個人衣冠楚楚、氣宇軒昂,他向寺院的住持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住持微微一笑,起身進入后室拿來一把園丁用的大剪刀,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住持把來客帶到寺院外山坡上的一棵樹旁。這山坡上,所有的樹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唯獨這棵樹枝繁葉茂,肆意生長,它在這片整齊秀美的山坡上顯得很不協調。
住持把大剪刀交給客人,說道:“您看,這滿山的樹都被修剪得很漂亮,唯獨這棵顯得很突兀。現在,我將這棵樹交給您修剪。您只要能經常反復修剪這棵樹,您的欲望就會消除。”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刀,咔嚓咔嚓地剪了起來。
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住持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松了許多,可是那些經常堵在心頭的欲望好像并沒有放下。”
住持點頭說道:“不要心急,剛開始就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好了。”
客人走的時候,跟住持約定他十天后再來。
十天后,這位客人如期而至;半個月后,這位客人又來了……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客人已經將那棵樹修剪成了一件輪廓優美的園藝作品了。住持問客人是否明白了如何消除欲望。他告訴住持,自己每次修剪的時候,都能心無外物、氣定神閑。可是,一離開寺廟,所有的欲望就會像往常那樣浮上心頭。
住持笑了笑,不作回答。時間又過去了三個月,當客人將整個山坡都修剪過一次后,住持又向他問了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依舊與上次相同。
這次,住持對客人說:“施主,你知道為什么當初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的目的很簡單,只是要讓你在每次修剪的時候,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已經重新長出來了。這就好比我們的欲望,期盼它們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做我們能夠做到的事情,那就是盡力把欲望修剪得美觀些。放任欲望,它就會像瘋長的枝條,丑惡不堪。但若能經常修剪,它就能成為一道悅目的風景。對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惠人利己,它就不應該被看做是心靈的枷鎖。”
客人恍然大悟,拜謝而歸。
“人欲不可絕,亦不可縱。”經常用把理性的剪刀,修剪修剪我們那雨后春筍般的欲望,把它始終控制在不逾矩、不損德、不毀身的度上,難道不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和境界嗎?
【靜夜感悟】
欲望的流沙,它能吞食人生而不露痕跡,當我們不知不覺地陷下去的時候,已經無法自拔了。古人常說“清心寡欲”,要想減少自己的欲望,只有保持一顆恬淡的心。生活在這個充滿權欲、物欲、情欲的世界,只有適時修剪自己心中的欲望,才能保持心靈的富足輕盈,擁有完美而高貴的人生。
上一篇:《從容生活,優雅老去》人生智慧
下一篇:《吃虧是福》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