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癡不癲·矯情移物,意在高飛
隋煬帝楊廣從小聰明伶俐,同時英俊過人,備受高祖楊堅及皇后獨孤氏的鐘愛,在諸兄弟之中幾乎是獨擅天倫。而他在軍事上亦造詣非凡,南平陳國,北擊匈奴,皆親臨戰場,指揮若定,穩操勝算,赫赫戰績又在乃兄乃弟之上,論及聲望,就是太子楊勇也只能望其項背。盡管如此,誰也無法輕易改變立長不立幼的繼承慣例,楊廣在眾兄弟中排行老二,自己與儲君的傳統要求音不合律,似乎注定只有聽天由命,封王之后遠攝藩國了事。楊廣可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他決心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的安排。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滿足于藩王的地位,他要做太子,做至尊無上的皇帝!他洞曉人性的致命的弱點,他就是要利用其父母以及其他手握大權的重臣們身上的弱點,去達到自己的目的。父親楊堅懼內,生活比較儉樸,他也就曲意效法,樂器斷弦不續,大多積灰盈寸,表示自己對享樂毫無興趣;皇后獨孤氏專權后庭,特別痛恨妃嬪之流與她爭寵,他便積極迎合皇后好惡,時時與正妃蕭氏相守,其他姬妾很少親近。這種狀況,恰好與太子楊勇好內多寵卻不禮正妃相反。高祖、皇后看在眼里,對楊廣寄望更深,同時更加鄙薄太子楊勇的為人。尤其是皇后獨孤氏,簡直恨不得一掌劈死楊勇,讓楊廣早日成為國儲。常人心理,一旦情有獨鐘,好惡必更偏執,而且易聽讒言蠱惑。楊廣摸透了皇后的這種心理,便在每次回京朝見時,特別減損車馬侍從,以示儉素,又總是謙卑下士,以禮待人,竟至于無論朝廷大臣或往來婢仆,都對他交口稱贊,一時聲譽鵲起。至此楊廣開始了他的第二步行動。他在一次朝見完畢將回揚州之前,進宮向皇后獨孤氏辭行,其言辭極為凄苦,表情沉痛無加,似乎不勝承受別離的滋味,尤其為不能長伴父母左右盡心侍奉雙親而忐忑不安。聽完他的哭訴,皇后深受感動,淅淅瀝瀝的陪了不少眼淚。皇后動了真情,楊廣就借機誹謗太子楊勇,說他不知道怎樣得罪了太子,太子競處心積慮想致他于死地。皇后一聽大怒,她說她從未想到太子竟是如此蛇蝎心腸,她替他娶元氏為正妃,他卻不跟元妃盡夫妻之道,反而與昭訓云氏打得火熱,最后竟害死元氏,他哪里將我這個母親放在眼里?這樣也就算了,他現在居然要對他的同胞兄弟下毒手了!哼,我在的時候他就敢手足相殘,一旦我死之后,他豈不是要把你當成魚肉加諸刀俎?那時即便他大發慈悲,網開一面,東宮子女已非嫡生,他一即位,還不是要你們兄弟向云氏的兒子跪拜致敬?這種事情,簡直難以想像!皇后說得義憤填膺,楊廣表面上仍然嗚咽不止,心里其實別提有多高興。辭別回藩,楊廣即與張衡商議竊奪太子之位,然后派褒公宇文述結納皇宮近臣楊約,要楊約把皇后的意向轉告越國公楊素。楊素對太子楊勇亦無好感,于是欣然同意助紂為虐。他在證實皇后、高祖確有廢立太子的意向之后,便極盡讒毀之能事,屢次在皇后、高祖面前指責楊勇無才無德,并且心懷怨望,勸高祖嚴密防范,以免禍起蕭墻。楊廣又派段達買通楊勇的幸臣姬威,由姬威將楊勇的日常活動事無巨細地向楊素報告。于是高祖白天聽到的都是一班肱股大臣如楊素者流對太子的無中生有,夜里又有皇后的枕邊風吹,兩耳充滿了太子的不是,由此時時擔心太子逼位,最后斷然下詔廢除楊勇,以庶人身份幽禁,另立晉王楊廣為皇太子。(《隋書·煬帝本紀》、《隋書·文四子傳》)
上一篇:巧立名目·借題發揮·皇后奪愛,高颎失機
下一篇:拋磚引玉·縱放人質,輕取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