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待攻·以守為攻·爭雄黎陽,巧勝化及
大業十四年(618)四月,宇文化及在江都殺了隋煬帝,率領十萬大軍北上黎陽(今河南浚縣),準備從黎陽轉攻東都洛陽。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聽說煬帝已死,也在這時稱帝登極,并派使者授予李密高官顯爵,要李密討平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輔政。李密也想更名正言順地擴充自己的勢力,有這種一舉兩得的機會,他當然樂于從命,至于仗怎么打,他也已想好了,宇文化及的軍糧有限,只能速戰速決,他偏偏就不跟他交鋒。只擋住其去路,截斷其歸途,拖延時間,使宇文化及不戰而亂。李密的“無為”作戰計劃一實行,宇文化及就很快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想解決糧食這一頭等頭痛的問題,于是發兵攻打瓦崗軍駐守的黎陽命,被李密派去守衛倉城的徐世勣擊退,還隔河挨了李密一頓臭罵。宇文化及不信憑自己十萬大軍拿不下一座倉城,他又大造攻城器械,準備一舉吃掉徐世勣及其倉城守軍。李密得到這個消息,立即率領五百輕騎兵趕赴宇文化及大營,與倉城守軍兩面夾擊,燒毀了宇文化及的全部攻城器械。宇文化及的第二次攻城計劃流產,只能睜眼干想倉庫里那香噴噴的粟米,同時承受糧食即將耗盡時半饑不飽的現實。李密在戰場上是趁人之危的老手,他打定主意不讓宇文化及安安穩穩地在自己眼皮底下喘息。必須設法讓宇文化及加快消耗那一點有限的糧食,然后再集中兵力好好教訓這一群饑餓的耗子!至于具體方法,可以告訴宇文化及瓦崗軍愿意供應他一批軍糧,只要他拿了糧食走路,不再與瓦崗軍作對就行。宇文化及不知是計,反而認為自己在這種交易中大占便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錯誤的思想必然引導出錯誤的行為,宇文化及既然認定糧食有了保障,就放松了一段時間以來實行的定量供應,讓挨了餓的士兵們放開肚子大吃特吃,很快就將存糧吃了個一干二凈,如果不是李密那邊一名罪人及時跑來告訴他實情,他大概要等到因饑餓而被人任意宰割的那一天才會明白李密已將他當猴耍了。盡管如此,宇文化及的處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他沒有任何辦法拴住饑餓的將士不當逃兵,除非他能從李密手里奪到糧倉。奪糧安眾!奪糧安眾!宇文化及咬牙切齒,終于率領全軍渡過永濟渠,向李密發動了全面的進攻。這場戰爭宇文化及似乎略占上風,但軍無糧不行,仗還是沒法繼續打下去,他只得在汲郡(今河南淇縣一帶)大肆搶掠一通,向魏縣(今河北大名縣)方向進發,總之情形十分狼狽。李密則恰恰相反,他躺在汲縣養傷,每天都有成批成批的逃兵從宇文化及的大軍中跑來要求李密收留,甚至于宇文化及派在東郡(今河南濮陽縣)留守輜重的刑部尚書王軌都主動降附,李密真可謂是挾糧食富足之威,處處坐享其成。(《隋書·李密傳》)
上一篇:拋磚引玉·嚴辭切責,意在求哀
下一篇:先聲奪人·亦守亦攻,智賺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