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嚴辭切責,意在求哀
隋高祖仁壽年間,番州刺史陸讓因貪贓枉法大聚私財遭到本州司馬的告發。隋高祖派人勘驗,情節完全屬實,遂下詔將陸讓抓回京城,親自審問,陸讓仍叫冤屈。隋高祖為慎重起見,再令治書侍御史查問虛實,所得結論也完全一致。于是聚集公卿百僚議罪,眾人都說:“按律,陸讓罪當死。”隋高祖說:“好,就按律處治,以儆效尤!”語氣很嚴肅,但不失輕松。這話很快傳進了陸讓之母馮太夫人的耳朵,猶如晴天霹靂。馮太夫人痛苦地跺了跺腳,立即將自己弄得蓬頭垢面,趕到朝堂就對陸讓一頓臭罵:陸讓啊陸讓,你捫心自問看看,自己未建汗馬功勞,卻位居刺史,聰明人已經要自感赭顏了,你居然還安之若素。這倒還罷了,既然朝廷委以重任,你就竭誠國事,以報皇上鴻恩吧,又偏偏心懷私利,不惜違犯憲章,弄得贓貨狼藉,我真是為你無地自容!你不好好反省,還大喊冤屈,我試問你,如果說司馬的指控是無中生有,難道百姓百官也都是信口開河?如果說皇上對你毫無憐憫之心。又何苦要治書侍御史反復按問虛實?這樣你還算是忠臣?還敢稱孝子?既然不忠不孝,又有何面目再立身世上!馮太夫人聲色俱厲地指責完畢,接著潸然淚下,嗚咽不止,親自捧著一缽粥勸陸讓吃完“上路”,以致陸讓也悲從中來,放聲嚎啕。這一場面,令不少在場官員深受感動。馮太夫人看到自己的第一招起了作用,馬上又實施第二個步驟,她將隨身帶來的求哀表章呈遞御案,請皇上網開一面,放陸讓一條生路。她在表文中說,陸讓之所以會有今日。實在與她教子無方有著莫大的關系,所以陸讓之罪也就是她這做母親的不稱職之罪,皇上按律處置陸讓,她也衷心擁護,只是從今以后,她的暮年不知道該靠誰來贍養,她那些無辜而年幼的孫子孫女不知道會不會成為暴尸荒野的餓脬!詞情哀苦之至。隋高祖覽表動容,獨孤皇后尤其佩服馮太夫人的舉措,請高祖赦免陸讓。治書侍御史柳彧也進奏說:“馮氏母德堪稱天下風范,其心、其情實屬難能可貴,有感化路人的巨大力量。若在這種情況下仍殺掉陸讓,就有失以教化民的宗旨了。”隋高祖龍顏大悅,當即下詔,對馮氏母德備加稱贊,并特別減免陸讓的死罪,僅從輕除名為民,以旌揚馮氏的慈愛表現,末后更“賜物五百段”,集合命婦們與馮氏互相認識,“以寵異之”。馮太夫人真正是喜出望外,既成功地救出了兒子,又一舉成為朝野聞人,名垂青史。(《隋書·陸讓母傳》)
上一篇:以屈求伸·不學尾生,但效魯肅
下一篇:以守待攻·以守為攻·爭雄黎陽,巧勝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