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察勢·宋廷避走東南,臨安權作汴梁
北宋滅亡之后,宋高宗據相州(今河南安陽)稱帝。金國屢屢派兵攻陷相州附近城鎮,有直逼相州之勢。高宗經受不了金兵的挑釁,決意避走東南。主戰派李綱、宗澤極力反對。李綱奏言:“臣認為退走關中為上策,襄陽(今湖北襄樊)為中策,建康為下策。陛下您不能行上策,起碼也應行中策,退保襄、鄧,以表示不忘故土、收復中原的決心,從而贏得天下人心,否則中原就永遠丟失了。何況我大宋朝的精兵良馬都在西北,一旦中原、西北不守,那么金國乘機侵擾內地,恐怕不僅中原不保,東南亦難保了。陛下您想退保東南一隅只怕是不可能的。”宗澤則勸高宗說:“開封物價、商業都沒受戰爭影響,和平日相差無幾。陛下不如趕快回京師以安慰人心。”但宋高宗聽不進,仍遷都揚州(今江蘇揚州)。金國得知高宗南逃的消息,趕緊分兵追擊,并乘機攻占山東東北各地。建炎三年(1129)春,金國又重新集結兵力,進逼揚州,高宗迫不得已遷幸鎮江,金兵過揚子橋,游騎至瓜州(今江蘇揚州南)。不久,又因鎮江只有一面可御金兵,不如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可憑借錢塘江之天塹。于是,又遷都臨安。長江、黃河全部淪喪,南宋正式建國。金國火燒揚州暫時北撤。(《宋史·高宗本紀》、《宋史·李綱傳》、《宋史·宗澤傳》)
上一篇:以攻為守·安頡涉險兵足,奚斤求穩卒少
下一篇:出奇制勝·宋武帝設計伐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