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不聽董昭言,險為江中鱉
魏文帝曹丕御駕南征,黃初三年(222),先鋒征南大將軍夏侯尚等人攻打江陵,可江陵堅固如鐵鑄一般,久攻不下。當時正值秋季,長江水淺,江面狹窄,夏侯尚想要在江中陸地扎營,并制作浮橋,從四面把江陵包圍,他自認為這是一條妙計,不久江陵城即可攻克。董昭上疏說:“武皇帝當時智勇超群,即使他用兵也都十分重視敵人,不敢像今天這樣輕敵。況且士兵只愿前進而不愿后退,這是人之常情。如果一旦孤洲固守不成,大軍退卻,勢必演成敗退之勢,況乘浮橋渡水,十分危險,一條道路行進,橋面狹窄,保不住輜重人馬掉入江中,敵人若向浮橋發動攻擊,我們就要完蛋。臣下每每為這事傷透了腦筋,廢寢忘食,而那些計議這事的人卻怡然自得,不以為慮,是不是有點太稀里糊涂!如若江水上漲,用什么來防御,淹沒陸洲,我們撤向澤國嗎?如此孤注一擲的事,希望陛下三思。”文帝明白董昭疏中句句是真,沒有半點虛妄之言,就趕緊命令夏侯尚等立即從江中島上撤走。正在行將撤退之時,江陵的吳兵分兩路殺來,水陸相攻,魏軍死傷不計其數,惶惶北退。等魏軍退出十來天后,江水暴漲。文帝贊嘆道:“這件事,董昭前前后后,想得多么周密,即使張良、陳平,也不會超過他的智慧。”因此,在黃初五年(224),董昭被封為成都鄉侯,授官太常。(《三國志·魏書·董昭傳》)
上一篇:無中生有·魚腹藏書,陳勝稱王
下一篇: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不按常規,蒙遜大敗南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