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平定閩廣之戰(167~168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明軍在北伐攻元的同時,還進行了肅清元朝閩廣地區勢力的作戰。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閩廣的作戰方針是出兵三路,分進合擊,圍而殲之。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書平章胡廷瑞為征南將軍,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輝為副將軍,由江西取福建,以湖廣參政戴德隨征,是為東路。命湖廣行省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張彬率軍取廣西,是為西路。十一月三十日,東路胡廷瑞率師由江西過杉關,下光澤,連克邵武、建陽、建寧、寧化、汀州(今福建長汀)等地。征南將軍湯和、副將軍廖永忠所部先后攻克福州、延平(今福建南平)、漳州,福建平定。洪武元年二月二日,命平章廖永忠為征南將軍,參政朱亮祖為副將軍,率平閩之師由海道取廣東。二十一日,命贛州衛指揮使陸仲亨和胡通配合廖永忠等征廣東,由韶州(今廣東韶關)直搗德慶,是為中路。三月十二日,東路軍自福州趨廣東,由潮州登陸,攻克東莞,進逼廣州,元江西省右丞何真等人各率所部投降,遂占據其城。中路軍連下英德、清遠、連江、連州、肇慶及德慶諸州縣,與東路軍會師于廣州,廣東得以平定。三路明軍中,唯西路軍遭到元軍的頑強抵抗。洪武元年正月初五,楊璟部進抵永州,久圍不下,延至四月,始攻克永州。繼而轉攻靜江(今廣西桂林)。同時,東路軍平定廣東后,繼續西進,形成東西兩路夾擊廣西之勢。先后攻克梧州、藤州(今廣西藤縣)、容縣、向武(今廣西貴港)、靜江等州縣,七月二十日攻克象州,廣西至此平定。
此戰勝利,使閩廣廣大地區歸入明朝的掌握之中。
明朝帝系表
上一篇:《明太祖八次北征沙漠之戰(170年1月~196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明末農民起義(168年4月~1644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