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滅后漢之戰(950~951年)
五代后漢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樞密使兼鄴都留守、天雄節度使郭威起兵,攻入東京(今河南開封)滅后漢的作戰。
乾祐中,郭威統軍西摧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李守貞等三叛后,繼奉命鎮守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節度河北邊鎮諸州,戍邊御遼,邊民得以安居。乾祐三年十一月,后漢隱帝劉承祐輕信善諂媚宰相蘇逢吉等讒言,枉殺先帝宿將楊邠、史弘肇并滅其族后,又密詔鄴都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與步軍都指揮使曹威殺郭威及監軍、宣徽使王峻。后漢隱帝恐事泄有變,乃同時急召天平、平廬等地及鄭州防御使吳虔裕、陳州刺史李谷等率所部兵入衛京師。十四日,郭崇威至鄴都,不忍殺郭威,反與鄴都眾將校勸郭威起兵,入朝除君側之惡,共安天下。郭威遂以郭崇威為前鋒,率騎兵先行,自率大軍繼進,渡河南下。后漢隱帝聞鄴都兵變,知事已泄,急遣開封尹侯益與慕容彥超、吳虔裕等率禁兵趨澶州(今河南濮陽)阻截。二十日,郭威至封丘與慕容彥超遇于劉子陂(今河南封丘南)。雙方列陣相持,按兵不戰。次日,后漢隱帝前來犒軍,慕容彥超自恃驍勇,引輕騎直前沖擊。郭威命何福進、王彥超、李筠等率騎迎戰,殺百余人,慕容彥超坐騎跌倒,倉皇撤兵,領十余騎敗奔兗州(今屬山東)。余者非逃即降。侯益等降附郭威,吳虔裕等潰逃。后漢隱帝與宰臣從官數十人藏入民舍,被京師亂軍所殺。郭威率軍入東京,禁焚掠,奉太后臨朝。十二月,遼軍攻掠內丘、饒陽,太后復遣郭威出師御遼。軍至澶州,將士嘩變,擁立郭威為帝,回師東京。次年(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以后周代后漢,改元廣順。至此,后漢亡,北方政權統歸北周。
上一篇:《邯鄲戰役(1945年10~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黃巾起義(184~19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