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政治思想,其內容是主張把道德教育作為治國的基礎。這種政治思想可以追溯到周朝初年。新的周朝統治者認為,上帝拋棄了商朝,是因為他喪失了德行;周朝之所以得到上帝的任命,做了天子,是由于自己有德行。不過這時所說的德行主要是君主勤懇治國,不要貪圖享樂之類。孔子繼承了這樣的思想,把道德作為治國的基礎。這樣的政治思想被稱為“德政”。德政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說,統治者,主要是君主,要在道德上作出表率,這樣,人民就會向你學習,遵守秩序。孔子曾經說過,君子們(指治理國家的人們)的道德好像風,民眾的道德好像草,風刮起來,草就要倒伏。也就是說,君子們道德好了,再去教育群眾,群眾就容易服從。因此,德政的第二個方面是,要用道德去教育民眾,使他們自覺地遵守秩序。但是治理國家不能不用法律和刑罰。后來的儒者們發揮孔子的思想,認為在道德教育和用刑罰處罰犯罪者兩種必要的治國手段之間,應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
從孔子開始,所說的德行,其主要內容是儒學的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等等。
上一篇: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下一篇: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