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留壩縣·蕭何追韓信處》陜西名勝簡介
在留壩縣馬道鎮西溝河。蕭何追韓信故地是西漢初漢王丞相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地方。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少時曾受胯下之辱,及長入項羽部屬,得不到重用,繼歸劉邦,先期仍得不到重用,又出漢中奔往他處,行至樊河,又名寒水,也稱韓溪,今名西溝河的河邊,河水暴漲,擋住去路,蕭何得以追及,力勸韓信回漢中,匡扶劉邦,奪取天下。在蕭何的懇留下,韓信返回。蕭何又薦舉韓信,劉邦筑臺拜將,任為大將軍,于是有用武之地了。他率軍暗度陳倉,從陳倉道寶雞市益門進入關中,平定了霸王指派的秦遺下的章邯雍王(都廢丘,在今興平市)、司馬欣塞王(都櫟陽,今西安市臨潼區櫟陽鎮)和董翳翟王(都高奴,今延安市東北延河北岸)。在楚漢戰爭中,充分發揮軍帥才干,劉邦與項羽在滎陽、成皋間相持時,是韓信率軍抄襲了項羽的后路,破趙取齊,占據黃河下游之地。劉邦因其軍功大而封為齊王,不久率軍與劉邦會合,擊滅項羽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漢朝建立后,改封為楚王。后有人告他謀反,降為淮陰侯。又被告與陳豨勾結,在漢都長安(今西安)謀反,為呂后與蕭何在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誘殺于長樂宮鐘樓。
因有以上故事情節,所以戲曲有《追韓信》和《斬韓信》等劇目,清高宗弘歷乾隆八年(1743年),在追韓信故地立碑以紀,碑石鐫刻文曰:“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此外,在清仁宗顒琰嘉慶十年(1805年)又立一碑,鐫刻文:“寒溪夜漲”四字,當地民諺語云:“不是寒溪一夜漲,哪得劉漢四百年!”因此“寒溪夜漲”成為留壩八景之一。
上一篇:《銅川·藥王山》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周至縣·董永墓祠》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