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翔縣·石鼓原和石鼓文》陜西名勝簡介
在鳳翔縣南10公里古秦雍之三畤原。這里有地名石落塢,相傳石鼓文從天而來,落石之處名為石落鼓,轉音為石落塢。據《通志》記載,今原旁亦名石鼓鎮。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在10塊鼓形的石上,每塊各刻四言詩一首,以大篆字所書寫,也就是籀文,是記國君畋獵之事,唐代認為是周文王或周宣王,據《元和郡縣志》記載:“石鼓文在天興縣南二十里,石形如鼓,其數有十,蓋記周宣王畋獵之事。”宋代認為是秦始皇以前的秦君。而近代學者研究認為是秦國的國君,如文公、穆公、襄公、獻公,有人認為還是秦始皇,眾說紛紜。有的說石鼓文是春秋時秦襄公八年(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所刻的,但都無結論,多數認為是記周宣王或秦始皇的。
石鼓出土于唐代,高2尺許,廣1尺許,鄭慶余遷到鳳翔孔廟。殘唐五代,石鼓失散。宋代鳳翔知府司馬池找回9石存于府學。宋仁宗趙禎皇祐四年(1052年),向傳師又找回失落的1石,10鼓又全。徽宗趙佶把10鼓石從鳳翔運至汴京(今河南開封)。金人攻打汴京,把10鼓石以氈包,運到北京,放在王宣撫家,這家后為大興府學。蒙古成吉思汗攻入北京,石鼓又遭劫難。元大德時,虞集為大都教授,從泥草中發現石鼓,運至孔廟,而今孔廟中尚有復制品10石鼓,真品現藏故宮博物院,一鼓文字全部脫落,其他9鼓也有脫落現象。
唐韓愈《石鼓歌》節選:《石鼓原和石鼓文》古詩句出處: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干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佩劍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駿,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泐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上一篇:《西安·臨潼區·石甕寺》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雁塔區·秦二世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