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晉土·晉中之旅·晉祠·“宋殿唐碑競煒煌”
晉祠作為我國著名的古建園林,其最珍貴、最精彩之處還是它那豐富奇絕的古代建筑文物。
晉祠始建年代已無考,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北魏前即有之。后經北齊、隋、唐、宋、金、元、明各代多次擴建而成。祠內建筑布局嚴謹,錯落有致。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有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枋、鐘鼓樓、獻殿、魚沼飛梁等建筑,和圣母殿。主體建筑圣母殿雄峙于中軸線末端。中軸線兩側隨自然地形高低錯落構成兩組建筑。北邊一組有文昌宮、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虞祠、朝陽洞、待鳳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南面一組有勝瀛樓、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公輸子祠及舍利生生塔。這近百座殿、堂、樓、閣、橋、榭、亭、臺,既有宮苑、廟宇之氣勢,又有江南園林之秀美。其中圣母殿、魚沼飛梁在我國建筑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堪稱古代建筑之絕。
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
圣母殿是北宋年間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由于此殿修筑得富麗堂皇,加之歷代官員均到圣母殿獻祭祈雨,此殿便成為晉祠的主體建筑,原居于主祠地位的唐叔虞祠反被降于次要位置了。圣母殿殿身四周圍廊,前廊深兩間,是我國古建筑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采用減柱造法,擴大了空間。斗拱用材大,出檐深遠,殿頂用黃綠色琉璃剪邊。殿內四十三尊宋代彩塑俗稱晉祠三絕之一。主像為圣母,其余四十二尊分別為五尊宦官像、四尊女官像、三十三尊侍女像。這些侍女或梳妝,或灑掃,或歌舞,或面帶哀容,或天真樂觀,姿態各異,眉眼有神。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認為這群侍女像是古今中外藝術史上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魚沼飛梁是架設在晉祠魚沼泉上的一座形制獨特、國內僅有的十字形橋。它東西兩頭連接圣母殿和獻殿,南北兩翼下斜伸至沿岸,平面呈十字形。下面是三十四根八角形小石柱,石柱上裝斗拱、梁枋以承托橋面。關于魚沼飛梁有多種傳說。一說是晉祠舉行第一次盛大祭祀時,天外飛來一只大鵬鳥,落在魚沼泉上化為十字橋。一說是魯班修的十字橋。魯班與妹妹比賽技藝,妹妹以讓他造一座南北走、東西通的橋發難。不曾想魯班想出了在方形池沼上建十字橋的主意,一夜之間造好了橋。
金人臺上的宋鑄鐵人和奉圣寺舍利生生塔也是晉祠珍貴的文物名勝。
金人臺位于魚沼飛梁和獻殿之間,臺上四角各立一2米左右的鐵人,其中三尊為宋代所鑄,一尊是民國二年補鑄。鐵人神姿英武,雖為宋代遺物,歷經千年,通身上下卻無一點鐵銹。據說這些鐵人是用來鎮水防患的。位于西南隅的鐵人鑄造最佳,胸前有“北宋紹圣四年鑄”的銘文。
舍利生生塔位于晉祠南端原奉圣寺塔院中。塔高38米,八角七層;塔頂有巨大的琉璃寶珠塔剎,塔檐也以琉璃勾邊。每當旭日東升或斜陽夕照的時候,塔上的五彩琉璃便反射出耀眼的光輝,好似五彩霞披,絢麗迷人。塔建于隋代開皇年間,宋代重修。傳說隋文帝楊堅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一次西域使者進貢一包舍利子,并說這舍利子逢到明君,埋在山上,山色生輝;藏在塔下,塔會放光。隋文帝聽了便決定建造一座高塔埋藏舍利子。這樣一不怕丟失,二可借佛力統治天下,地點就選在晉祠。然而塔建成后,左等右等也不見寶塔放光。老百姓說這是隋朝的氣數盡了,果然沒幾年功夫隋朝就滅亡了,這座寶塔在風雨和戰火中也岌岌可危。至宋寶元年間,奉圣寺的住持普善,不忍見寶塔倒掉,四處化緣集資,立志把寶塔修好。附近的富豪聽說此事,便圖謀奪錢,聲言把錢分給幾個鄉紳來修廟造塔,普善斷然拒絕道:“眼珠可給,佛財難舍?!闭f完果真用剪刀刺落眼珠。百姓被普善的義舉所感動,打死了那幾個富豪。小和尚按普善的囑托,把眼珠扔進柴火中,等柴火熄滅,眼珠化成了兩顆閃光的珍珠,人們把它與當年的舍利子一起裝入銀盒,埋在塔基下。一年后寶塔修茸一新,火紅的晚霞照在寶塔上,從塔基到塔剎都放出五彩光芒。人們說那是剛烈的普善和尚的眼珠在轉動。然而歲月無情,至清乾隆年間,塔又破敗不堪。奉圣寺善修和尚仿效普善,化緣修塔。寶塔開工后,人們在塔基下挖出個石匣子,匣中有一小金瓶,瓶里裝有上千粒舍利子。據石匣上記載,當初建塔只有一粒舍利子?,F在舍利子增加了,有人說是舍利子會自生自長,也有人說是普善的眼珠變的。消息傳出,人們紛紛施舍錢財。善修和尚便用這些錢重建了這座寶塔,還在塔下修了浮屠院,那些舍利子也被埋在塔下。因舍利子會生子,故把此塔稱作“舍利生生塔”。其實這段傳說與史實并不完全相符,舍利生生塔這個名字并非始于清代,早在宋代重建時就有了,這在楊廷璇《晉祠奉圣寺造舍利生生浮屠疏文》中有記載。不過,動人的傳說還是賦予了寶塔特殊的神韻。
晉祠有價值的文物還有很多,像貞觀寶翰亭存放著唐太宗手書的《晉祠之銘并序》碑及歷代文人如李白、白居易、歐陽修、傅山等在晉祠留下的詩文墨跡;位于庭院中心,與圣母殿遙遙相對的水鏡臺,是晉中一帶唯一的一座明代樂樓。這些珍貴的文物古跡使這座古建園林大放異彩,魅力無窮?,F代詩人郭沫若1959年游覽晉祠后,曾有感而作《游晉祠》:
《“宋殿唐碑競煒煌”》古詩句出處: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荇苕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張家口之旅·涿鹿古城·“千古文明開涿鹿”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衢州·“控鄱陽之肘腋,扼甌閩之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