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烏魯木齊之旅·伊犁·西域古城黃鵠歌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部,這里山青水秀,氣候濕潤,土地肥沃,宜農宜牧。清代在新疆建省之前曾設伊犁將軍府總領全疆軍政事宜。哈薩克自治州所在地伊寧市依山傍水,花木蔥蘢,素有“花城”之美譽。
伊犁為烏孫故地。在歷史上,它曾和內地有著密切的交往,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肮鞲椟S鵠”即是其中之一?!肮鞲椟S鵠”語,出自唐李商隱詩句。概括的是劉細君的遭際。據《中國名勝典故》云,劉細君為西漢時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其父江都王劉建,因謀奪帝位,事泄自縊,其母被曝尸于市,滿門亦皆被抄斬。細君孑然一身,奉詔入京,被武帝劉徹封為公主,遠嫁烏孫和親。烏孫原居敦煌一帶,因避匈奴西遷伊麗水(今伊犁河)流域,號稱西域大國。國王年近花甲,驍勇仁愛。細君出嫁時,年僅十六,按公主婚儀,財禮甚豐,陪嫁侍女、工匠達三百人。離長安前,武帝問她有何要求,答說:“天下果得太平,兒雖死無怨?!奔毦脸喙瘸牵そ吃鞂m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烏孫貴人,并以金銀器皿賞賜群臣,以示漢家皇威,同時亦是籠絡烏孫權貴以固漢烏聯盟。這次和親意在建立漢烏軍事聯合行動,鉗制匈奴侵擾。由于國事家事困擾、夫妻語言不通、生活習俗殊異,細君終日愁苦,作歌以寄憂思:《西域古城黃鵠歌》古詩句出處: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邦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異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這首歌載于《漢書·西域傳》,后人多稱之為《黃鵠歌》。細君在烏孫生活五年(老王死后,又嫁后王),積勞成疾,憂郁病亡。一弱女子為漢烏友好進而統一西域奠定了基石,功不可沒。烏孫族后與鄰族融合,今哈薩克族中尚有烏孫部落。
古代伊犁居民多以游牧為生,其古跡多為墓群,城池遺址亦有所發現。如伊寧市北約58公里的唐至元代的磨河舊城,今城垣殘存;伊寧縣吐魯番圩子舊城,分大小二城,均圮;昭蘇縣下臺山口北約20公里的唐代遺址下臺故城(亦稱松柏故城),城垣西、南、北三面殘存;昭蘇縣下臺西南時代不詳的坡姆古城遺存;霍城縣清初所建伊犁九城之一的塔勒奇古城,城垣遺址保存完好。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就是阿力麻里古城。
阿力麻里古城(又作阿力馬力、阿里麻里或阿里馬)意即“蘋果城”,在今霍城縣東北45公里處。城區遼闊,北依克干山南麓,南至克干色依河,東起禿黑魯·鐵木兒汗墓,西至卡納威,周長約25公里。古城為元代遺跡,元世祖曾于此建行省。城垣及城內建筑現均不存,斷壁殘垣中間有紅陶片等??脊殴ぷ髡呦群笤谶@里發掘有回歷727年(1327)所鑄、上有阿拉伯文的銀幣,刻有十字架及敘利亞文的墓石及無孔金、鑲嵌銀碗、青花瓷器、元代龍泉窯瓷器、景德鎮瓷盤等。據說成吉思汗西征時途經此城。后來成為察合臺汗的夏宮,禿黑魯·鐵木兒汗的都城。禿黑魯·鐵木兒汗是成吉思汗的七世孫,也是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王,他死后就葬在此城西郊,陵墓占地百畝,呈穹廬式,全部用磚修筑,威嚴肅穆、粗獷豪放。
清代的伊犁將軍府在霍城縣惠遠城內(老城被毀,又于附近北面另筑新城,新城遺址在今霍城縣惠遠鄉),為1884年新疆建省后所建。這里一度成為新疆政治、軍事中心,曾有“中亞樂園”之稱。清廷以惠遠為城頭,從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先后建起伊犁九城,即惠遠、塔勒奇、寧遠、惠寧、綏定、廣仁、拱宸、熙春、瞻德,以防邊固疆。1871年,沙俄入侵伊犁,九城被毀,獨存惠遠新城伊犁將軍府大門前兩只造型奇特的石獅。將軍府坐北朝南,廳堂、臺榭、曲徑、回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瓏的“將軍亭”已修葺一新。城內,著名的鐘鼓樓亦依然雄踞于城址中央。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衡山·衡山奇觀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杭州之旅·西湖·西子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