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張駿
張駿是前涼國君張寔的長子,張寔被殺時,張駿還是個孩子,大臣們便擁立了他的叔父張茂當了涼州牧。晉太寧二年(324)五月,張茂病死,膝下無子,張駿自然成了接班人。
張茂一死,原西晉愍帝時的特派大臣史淑就以中央的名義封張駿為涼州牧、西平公。前趙國君劉曜也以正統自居,派人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封張駿為涼王。在張駿的心目中,正統應是晉朝,但晉朝已經南遷,由于交通不便一時無法取得聯系,只好對封官加爵來者不拒,派人與前趙建立了關系。
張駿稱王后,并不是每個人都買他的帳,隴西人辛晏就對他很不服氣。辛晏占據枹罕 (今甘肅臨夏),與前涼分庭抗禮。張駿年輕氣盛,怎能容得下辛晏獨樹一幟!太寧二年 (324) 十二月,張駿準備收拾辛晏,在征求大臣們的意見時,從事劉慶說: “發動戰爭必須具備條件,今年莊稼欠收,人民饑餓不堪,哪有力量去打仗!況且,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官兵的手腳都會凍麻木,哪能攻城?!”張駿覺得劉慶說得有道理,便打消了出征的念頭。說來也怪,張駿不打辛晏,辛晏卻于次年一月主動投降了張駿。前涼垂手得到了黃河以南的大塊土地。
張駿是一個勢利眼,剛繼位時見趙比較強大,便接受了前趙的官爵。但時過三年,張駿聽說前趙已被后趙打敗,感到對前趙再沒有任何依附價值了,便象扔掉一塊臭腳布一樣毫不吝惜地扔掉前趙的官爵,重新稱涼州牧,晉大將軍,并派武威太守竇濤、金城太守張閬,武興太守辛,揚烈將軍宋輯等人帶著幾萬人的軍隊攻打前趙的郡縣。但是,前涼的軍隊與前趙的軍隊相持了七十多天卻被前趙打敗,黃河以南的土地又被前趙吞去。
這次喪師失地使張駿感到非常窩囊,便想尋找機會報復前趙。次年七月,劉曜東征后趙,張駿見有機可乘,準備襲擊長安。理曹郎中索詢見姑臧內外到處都是刀光劍影,充滿殺氣,便對張駿說: “劉曜雖已東征,但他兒子劉胤還留在長安,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退一步說即使能取得一點勝利,但劉曜一旦回來與我們交戰,我們也一定會被打敗?!苯浰髟冞@么一提醒,張駿就象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只放好棄出征的念頭。咸和四年(329),前趙被后趙消滅,張駿又意外地得到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次年六月,后趙派鴻臚孟毅到姑臧封張駿為涼州牧。張駿壓根兒就看不上石勒,現在由石勒來為他封官加爵,簡直是奇恥大辱!氣得渾身發抖的張駿,除把石勒大罵一通外,又把孟毅關押起來。
張駿和他的父輩一樣,始終把晉朝看成唯一的正統,把報效晉朝當成自己的神圣職責。張駿繼位時,晉室已經南移到建康(今南京)。盡管中原地區戰火紛飛,與東晉直接取得聯系比較困難,但張駿還是想方設法向東晉表示自己的誠意。張駿鑒于從四川與東晉取得聯系比較容易,便主動給成漢國君李雄去信,勸李雄不要妄自尊大,趕快去掉帝號,向東晉稱臣。不管李雄是否采納張駿的意見,張駿仍然繼續向成漢派代表團訪問成漢,巴結李雄,準備假道成漢,盡快效忠于東晉。但是,任憑張駿說盡好話,李雄就是不答應。轉眼之間到了咸和八年(333)年底,張駿實在等不下去了,只好放下架子,以向李雄稱臣作為條件派使臣假道成漢去建康。李雄表面上答應了,但暗中準備將前涼的使臣張淳打入江中,由于張淳事先得到了消息,義正辭嚴地把李雄說了一通,才算得到了通行證,與東晉正式取得了聯系。
張駿善于用人,又勤于政事,在他治理之下,河西地區民富兵強,成為戰火紛飛的北中國少有的繁榮地區,遠近百姓漸漸地都把他當成了一位賢明國君。他也有意向外宣揚炫耀一下。咸康元年 (335),張駿派大將楊宣出征龜茲、鄯善,龜茲、鄯善很有自知自明,料到不是前涼的對手,都乖乖地向前涼朝貢,西域的其它一些國家見狀也爭先恐后地向前涼朝貢。張駿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和闊氣,還在姑臧城南建造了五個宮殿,它們分別是宜陽青殿、朱陽赤殿、政刑白殿、玄武黑殿、謙光殿。謙光殿立于中央,其它四個殿座落在謙光殿的四周,這四個殿內的裝飾品分別是青、紅、白、黑4種顏色,一年四季,張駿輪流到四個殿居住。
永和元年 (345),張駿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并開始設置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謁者等官職,其名稱大多仿效東晉。次年五月,張駿病死,時年40歲,謚號文公。
上一篇: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
下一篇: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