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澳門之旅·澳門·中西文化交匯處
澳門位于珠江口西部,距香港西南偏西四十海哩處,半島北部以一條寬度240米的狹窄山腰與廣東珠海市接壤,西部與珠海市灣仔隔河相望。半島、㝽島、路環島分別以高架橋路連成一個整體。澳門總面積為16.92平方公里,處于熱帶氣候的邊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澳門舊屬廣東省香山縣管轄。南宋末葉,澳門地區始有人煙,至十六世紀初,澳門已是一個濱海漁村。明末隨著廣東對外貿易的發展,東南亞、南洋各國的商船陸續來到澳門及附近地區易貨。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曬水浸貨物為由,趁機上岸居住。1557年,又以賄賂手段獲得長期居留權。以后,他們漸次擴大居住地區。鴉片戰爭前,澳門由明清政府派員管治,一向設有衙門、海關、稅館、軍隊、監獄等。鴉片戰爭后,葡萄牙人乘機擴大地盤。
大炮臺坐落在市區中央柿山之巔,它與“大三巴”牌坊相鄰,原是圣保祿教堂的祀天祭臺。公元1616年改建為炮臺,名圣保祿炮臺,澳門居民多以“大炮臺”稱之。“大炮臺”呈正方形,占地甚廣,圍有堅厚石墻,貌似歐洲古堡,氣勢雄壯。據傳公元1622年,荷蘭軍隊千人襲澳,進入市區時,即遭駐澳葡兵發自大炮臺的炮火,倉惶而退。這里原為軍事禁區。炮臺上保留了多門巨型鑄鐵古炮,排列于炮臺入口及正面一側。
1864年,葡萄牙人侵占了整個澳門。1976年葡萄牙承認澳門為葡管治下的中國領土,并給予澳門政府行政、經濟、財政、立法的自治權。
澳門的外文名稱與媽祖閣有關。十八世紀,葡萄牙人初到澳門,不知此地名而知此地有媽祖閣,遂稱此地為MACAU (葡文),即Cidade Dosanto Nome De Dios DoMacau的簡稱,全稱直譯為:“媽祖港神圣之市。”此外,澳門外文名稱的由來還有兩種說法。一說澳門西文名稱最早叫Amacao,是“阿媽澳”的音譯。“阿媽”即福建人叫的“娘媽”,亦即“天后”,此名與媽祖閣有關。另一說MACAU得名于澳門的馬交石。“馬交”,是MACAU的廣州話音譯。現廣州有人稱澳門貨為馬交貨,便源于此。
今日的澳門,經過四百年艱辛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三大賭城之一。它以四百年中西文化交流構成的特殊社會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熱帶風光,種類齊全的博彩行業,以及眾多的寺廟、教堂、名山炮臺等歷史遺跡吸引海內外眾多游人。這里有歷史悠久的媽祖閣,巍峨雄偉的“大三巴”牌坊;高踞蓮峰的蓮峰廟,遙相對峙的東、西望洋山;普濟禪院內藏品頗豐,白鴿巢公園鴿舞翩躚;盧廉若公園竹石青幽,大炮臺上氣勢雄渾。眾多的山水風光和歷史名勝,無一不體現出中西文化撞擊交流融匯的特征。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南之旅·臨汾·中國戲曲的搖籃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天津之旅·天津·義和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