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天津之旅·天津·義和神拳
十九世紀末期,中國人民不甘忍受外侮,掀起了以北方農民為主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呂祖堂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首先在山東興起,很快傳到天津,到五月底,城廂一帶已有壇口近三百處,團民四萬多人。乾字團首領曹福田統率數千團民進津后,即在呂祖堂西配殿“五仙堂”內設立總壇口,從此這里便成為天津義和團活動的中心和大本營。“壇中圍桌椅靠,概用黃緞為之”,著名的義和團坎字團首領張德成、紅燈照首領黃蓮圣母(林黑兒)等經常到此拜壇,商議戰斗之策。曹福田正是在這里向“聯軍”發出了義正辭嚴的戰書,著名的紫竹林戰斗、老龍頭戰斗和整個天津保衛戰的戰斗計劃,都是在呂祖堂擬定的。
紅燈照
在義和團運動中,有一支頗有影響的婦女組織,名謂“紅燈照”。其首領林黑兒,是一位足智多謀、富于愛國精神的女性,據說她出身于船戶,是船戶李有的長媳,李有犯“洋禁”,被捕入獄,林黑兒心懷仇恨,在結識了義和團坎字團首領張德成之后率全家加入了義和團,并建立了義和團的婦女組織“紅燈照”,自稱“黃蓮圣母”。傳說林黑兒的紅燈照原準備在楊柳青鎮的文昌閣設壇,后因故改乘大船,經常停泊在天津城北侯家后中街歸賈胡同北口的南運河上。船用紅布做圍,桅上樹“黃蓮圣母”大旗,過往行人頂禮膜拜,停泊處成為水上壇口,香火極盛。直隸總督榮祿為表示尊重義和團,把黃蓮圣母用大轎抬到總督衙署,朝服跪拜。紅燈照多由未成婚的青少年婦女組成,主要任務是協助義和團站崗放哨,傳遞軍情,捉拿奸細,救治傷員,深得民眾擁戴。
望海樓教堂與“天津教案”
矗立在海河東岸獅子林橋旁的望海樓教堂,曾是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的發生地。該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在1870年“天津教案”中被毀,1897年重建,后又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燒毀,現教堂為1904年所建。教堂原名“圣母得勝堂”,是法國教會為炫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勝利而起的名字,建成后為法國天主教天津教區總堂,老百姓習慣稱之為“望海樓教堂”或“河樓教堂”。教堂為哥特式建筑,主建筑長46米,寬15米,高22米。
天津望海樓教堂
教堂建成后依仗列強勢力,網羅地痞流氓為非作歹,勾結清朝官吏欺壓百姓,為民所指。清同治九年(1870)春,教堂虐待兒童致死的事件屢被居民發現,群情激憤,農歷五月二十三日(6月21日)教堂指使爪牙毆打群眾,法國領事還開槍打死天津縣知事劉杰,被激怒的群眾當場打死法國領事豐大業及神甫、修女二十人,隨后燒毀教堂。事發后,法國串連英、美、俄、普、比、日等國責清政府查辦,結果竟處死無辜群眾十六人,充軍二十五人,發配天津知府、知縣,賠款白銀五十余萬兩。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澳門之旅·澳門·中西文化交匯處
下一篇:莽莽關外山·遼西之旅·鳳凰山·九鳳朝陽侍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