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寶雞之旅·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
五丈原在岐山縣南約20公里的五丈原鎮(zhèn),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有深溝環(huán)繞,地勢險要,為古代行軍布陣理想之地。原高120余米,面積現約12平方公里。原的南端,東西僅有五丈寬,故名五丈原。
五丈原是三國時諸葛亮一生征戰(zhàn)中的最后一個戰(zhàn)場。《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十二年(234)春,亮率大軍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蔽逭稍隙俗钫?,當地群眾叫“豁落城”,當年諸葛亮在這里建立城堡,作為前線指揮部的中軍帳也設在這里?;砺涑堑乃闹苤两襁€殘留著半米多高的城垣遺跡?;砺涑菛|西兩側城和原邊的陡崖在一條垂直線上,陡峭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司馬懿在追擊蜀軍至此時,不由驚嘆說: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現在五丈原地下,經常能發(fā)現一種鐵鍋,鑄有漢代隸書文字,當地農民稱為諸葛鍋,當為諸葛亮駐兵于此時的遺物。
五丈原東麓有一條小河,即歷史上的斜水,兩岸土質肥沃,宜于農耕,據說是諸葛亮當年屯田墾荒的地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駐守五丈原后,“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這些土地因為是被諸葛亮的軍隊開墾出來的,至今人們仍叫做“諸葛田”?!爸T葛田”一帶的河灣又叫“落星灣”,灣中間的村子叫“落星堡”。古人認為,每個人死時,天上那顆屬于他的星就會落下。諸葛亮在這里和司馬懿相持了一百多天,戰(zhàn)不能戰(zhàn),退不能退,最后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據說諸葛亮臨死前,有長星從東北方向流來,落在這里的河灣,人們就把這個河灣叫“落星灣”了。
與五丈原隔河相望的渭河北岸積雍高原上的三刀嶺,相傳是當年魏將司馬懿駐扎宿營之地。在五丈原東南10公里處,有一坡溝,叫做葫蘆溝。當年諸葛亮設計將司馬懿的軍隊誘入葫蘆峪,放火燒斷峪口,想把司馬懿燒死??墒?,忽然天降大雨,澆滅了大火。諸葛亮用計失敗,仰天長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丈原北端有一座武侯祠,是后人為紀念諸葛亮而修的。據《岐山縣志》記載,武侯祠建于元初,明、清兩代重修過。祠院主要建筑有鐘樓、鼓樓、獻殿、八卦亭、正殿等。在獻殿殿內兩側墻壁上畫有諸葛亮生平業(yè)績的壁畫。壁畫下嵌著南宋名將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石碣四十方,石碣前有明太祖朱元璋御書石刻“純正不曲,書如其人”的八個大字,對岳飛手跡給予高度評價。正殿為五大間,殿內龕臺上置涂金諸葛亮塑像,身著藍八卦衣,手執(zhí)鵝毛扇,面部神色威武而平和,再現了一代卓越軍師的形象。正殿兩側,有許多歷代文人墨客歌頌諸葛亮業(yè)績的詩詞碑刻,表達了人們對諸葛亮的景仰之情。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將軍崖·“東方天書”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東湖·“勿謂湖小,天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