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黃山古炮臺·天塹望無涯江陰古炮臺
滾滾長江,在古代是分割南北的一道天塹。古城江陰,臨江多山,又是江防之要塞。黃山是諸山之冠,距江北岸最窄,只有1500米,臨江巖壁陡峭,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是繼吳淞口后的第三江防要地,素有“江海門戶”、“鎮航要塞”之稱。
春秋時期,江陰屬楚春申君封地。后吳國在席帽峰筑石室為烽火之所。424年,南朝宋文帝為防止北魏太武帝南渡,從安徽當涂采石磯到江陰黃山列營防守。五代南唐時置江陰軍,設軍監使,置水師重兵防守。南宋建炎三年(1129),江東安撫使劉世元率兵自江州移至江陰??菇鹈麑㈨n世忠和夫人梁紅玉也曾移師江陰屯守。岳飛、李寶、辛棄疾、趙良珂等也先后在黃山一線駐守或抗擊敵人。明代朱元璋從這里率軍督戰,直搗蘇州,活捉張士誠。戚繼光也在此指揮過抗倭斗爭。千古黃山,閱盡人間春色,也是無數腥風苦雨、浴血鏖戰的歷史見證。
黃山修筑炮臺,始于清康熙年間,道光時江邊又筑炮臺十五座,設炮五十六門,分列于鵝鼻山咀到大小石灣一帶。同治十三年(1874),提督吳長慶在黃山大小灣、仙人橋等處構筑暗炮臺。光緒九年至十三年,提督張景春設水炮臺,添筑東西兩山明炮臺。光緒二十年,張之洞在此首設要塞總臺官,在東西兩山及黃山添設大炮、快炮,江陰要塞炮臺初具規模。據《江陰縣志》載:黃山小灣地區曾是兵器屯藏所,地下還有安置炮臺的壕溝以及用來推炮進位的軌道。1986年,黃山曾出土名為“耀威大將軍”的鐵炮。光緒二十六年,湘軍統領張子春在黃山腳下筑火藥庫,光緒三十年,統領丁華容在肖山腳下設水雷工程營,附設水雷學校。1912年10月19日,孫中山曾乘“聯鯨號”戰艦視察黃山炮臺。1939年10月,陳毅將軍夜過江陰,寫下了“江陰天塹望無涯,廢壘猶存散似沙。客過風興敵惶急,軍民游擊滿南華”的詩句。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西端起點就是江陰。
今尚存十二座水泥結構炮臺,從西向南布于各個山頭,有的依山鑿壘,有的就山勢鋪筑甬道,有的洞室曲深奇特,有的還連接地下火藥庫,是一組完整的炮臺群。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三門峽·大禹斧劈三門
下一篇:莽莽關外山·松花江之旅·長白山·天女浴躬生龍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