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顛倒:靈帝搜刮民財,暴斂天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中常侍張讓、趙忠勸說靈帝對全國的耕地每畝加收十錢的田稅,用以修建宮殿,鑄造銅人。樂安郡太守陸康上書勸阻,說:“從前春秋時,魯國的國君宣公按畝征收田稅,因而蝗蟲的幼蟲大量孵出,造成大災;魯哀公想要增加百姓的賦稅,而遭到孔子的非難,認為這種作法不對。怎么能強行搜刮人民的財物去修造毫無用處的銅人?又怎么能將圣人的告誡棄之腦后,去效仿導致亡國的措施呢?”宦官們攻擊陸康援引亡國的例子,來比喻圣明的皇帝,是犯了褻瀆皇帝的“大不敬”之罪。遂用囚車將陸康押送到廷尉監獄。侍御史劉岱上書為他辯解,陸康才未被處死,放逐還鄉。陸康是陸續的孫子。
靈帝又下詔讓各州、郡向朝廷進獻木材及紋理美觀的石料,送往京城洛陽。宦官們在驗收時,百般挑剔,對認為不合格的,強迫州、郡官賤賣,價格僅為原價的十分之一。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額,于是宦官們又將已驗收的木頭賣給州郡官員;而當州、郡官員們再用這批木材交納時,宦官們仍是百般挑剔,不能及時入庫。幾經反復,致使運來的木材都堆積在一起朽壞了。宮殿則一連數年始終未能修好。各地的刺史、太守更是乘此機會私自增加百姓賦稅,從中貪污,致使人民怨恨不已,到處是一片呻吟哀號之聲。靈帝又命令西園的皇家衛士分別到各州、郡去督促采購,這些人恐嚇驚擾州郡官府,到處收受賄賂,刺史,太守以及茂才、孝廉在升遷和赴任時,都要交納“助軍”和“修宮”錢。作大郡的太守,通常要交二三千萬錢,其余的依官職等級不同而增減。凡是新委任的官員,都要先去西園議定應交納的錢數,然后方能赴任。有些清廉之士,請求辭職不去的,也都被迫上任、交錢。當時,河南人司馬直剛剛被任命為巨鹿太守,因他平素有清廉之稱,故將他應交的數額減少三百萬。司馬直接到詔書后,悵然長嘆,說:“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卻要剝削百姓去迎合當前這種弊政,我于心不忍。”遂借口有病而辭職,但是未獲批準。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書極為詳細直率地陳述了當時的各種弊政,然后服毒自殺。他的奏章呈上后,靈帝受到震動,暫時停止征收修宮錢。
宦官專政,國家腐敗到了極點。陸康空懷韜略,司馬直以死為諫,決策體制已經僵死,任何高明的文韜武略均不起作用。黃巾起義攻之于外,宦官胡為朽之于內,東漢王朝的滅亡為時不遠了。
上一篇:《暗箭傷人:陳王劉寵遇刺》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侍中和六卿等官職》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