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恩威并施》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明帝曹叡考慮涼州處于邊遠之地,南與蜀漢接壤,任命徐邈為涼州刺史,使持節(jié)兼任護羌校尉。徐邈到任,正碰上諸葛亮出兵祁山,隴右三郡反叛,徐邈于是派遣參軍和金城太守等人進擊南安賊眾,并打敗他們。
河右地區(qū)很少下雨,人們常因缺乏糧食而困苦,徐邈首先修整武威、酒泉地方的鹽池,以換敵方的糧食,他又大量開辟水田,招募貧民耕種,家家糧食豐足。
徐邈把軍用之后所剩余的糧食,用來交換金屬、布帛、犬馬,運往中原供應朝廷的消費。又逐漸地收集民間私下所有的兵器,將其收藏于政府庫房。然后施行仁義,建立學校修明教化,禁止厚葬,斷絕不合禮制的祭祀,鼓勵善良而黜退丑惡,世風日上,萬眾一心。徐邈還使中原與西域交流往來,遠方的少數(shù)民族向朝廷進貢。他討伐叛亂的羌人柯吾有功,被封為都亭侯,給予食邑三百戶,加授建威將軍稱號。
徐邈與羌人、胡人共事,不追究他們的小過錯; 假如他們犯了大罪,先告知其部落首領,讓他知道,然后才把應處死的人斬首示眾,因此羌人、胡人信服他且敬畏他的威嚴。他所得賞賜都分給部下將士,沒有拿回家的,妻子兒子穿衣吃飯都不富足,天子聽說后嘉獎他,按時令供給他家度用。徐邈鎮(zhèn)壓邪惡糾正不良,所轄州內(nèi)社會太平。
上一篇:《撥亂反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撥亂反正,移風易俗》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