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張: 大赦黨人,孤立張角》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靈帝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北地郡太守皇甫嵩提出,應該解除禁止黨人作官的禁令,并拿出皇帝私人所有的中藏府錢財以及西園驥廄中的馬匹,賞賜給將士。皇甫嵩是皇甫規的侄子。靈帝詢問中常侍呂強的意見,呂強說:“對黨人的禁令時間已經很長了,群情怨恨不滿,若不予以赦免,將迫使他們與張角聯合起來,叛亂之勢便會更趨擴大,到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現在,應當先將陛下周圍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處死,大赦天下黨人,并考察各地刺史、郡守的能力。如果這樣做,叛亂肯定可以平息。”靈帝對黃巾軍的勢力十分懼怕,只好接受了呂強的建議。初七,大赦天下黨人,已經被流放到邊疆地區的黨人及其家屬都可以重返故鄉,唯有張角不在赦免范圍之內。與此同時,征調全國各地精兵,派遣北中郎將盧植征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征討在潁川地區的黃巾軍。
不能將任何可以團結、利用的力量推到敵人的一方,結成最大限度的統一戰線,孤立對方,是大赦黨人這一對策的根本所在。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宦官與官僚大臣之間的矛盾激化,宦官一方誣告李膺、陳蕃等人結成死黨,誹謗朝廷,最后取得桓帝支持,將李膺等收入獄中,受牽連者二百余人,后雖赦免,但勒令黨人二百余名皆歸田里,禁錮終身,不許再入朝擔任官職,史稱“黨錮之禍”。公元169年(建寧二年)、公元176年(熹平五年),“黨錮之禍”再起,大臣虞放等百余人皆下獄死,其妻、子流徙邊遠地區,附從者被禁錮終身,靈帝下詔州郡大肆清洗,天下名士及儒學有行義者一律被舉為黨人,加之挾怨者假公濟私,外死、流放、罷免、禁錮者又六、七百人,而且株連面極廣,凡是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之內的親戚在位者,一律免官禁錮。如果這批人士投入到黃巾起義的行列之中,將對統治者構成嚴重的威脅,而正是在這一點上,才迫使靈帝改弦更張。
上一篇:《挾雷霆而行:攻守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改弦更張,擇主而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