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混俗,韜晦人生》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管寧字幼安,是北??ぶ焯摽h(今山東臨朐縣東南)人。十六歲那年,他的父親逝世。中表親戚憐憫他孤幼貧寒,都贈送助葬費用和衣物,他一概辭謝不受,根據自己的財力給父親送終。管寧與平原的華歆、同縣的邴原相友好,都曾到別的諸侯封國里去游學。漢末天下大亂,管寧聽說公孫度威令大行于海外,就與邴原以及平原縣的王烈等人避難來到遼東。公孫度特意騰出館驛來等候管寧。管寧前往拜見公孫度,語唯經典,不及世事。以后,就筑廬居住在山谷中。講學習禮,非學者不見,不生他意。而邴原生性剛直,議論橫發,公孫度就有所不安和不滿。管寧告誡邴原,要收斂鋒芒,如潛龍不出,否則,動非其時,為招禍之道。暗中囑邴原西歸。當時到遼東避難的人大多數居住在郡城的南邊,但管寧卻居住在郡北,表示他再沒有遷移的志向。后來,許多避難者也漸漸跟從他到郡北住了下來。曹操為漢朝司空時,征召管寧為官,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扣下了曹操送來的任命書不向管寧宣布。
多年以后,中原稍稍安定,避難遼東的客人也都紛紛回鄉了,唯有管寧晏然不動,好像將要在那里度過終生似的。黃初四年(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下詔,命在朝公卿舉薦有獨特高行的君子,司徒華歆當即舉薦了管寧。魏文帝即皇帝位后,又征召管寧。于是管寧就領著家屬浮?;氐搅斯士ぁER行前,公孫恭送他到南郊,加贈給他許多衣服、財物。自從管寧到遼東,他把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前后所資助、饋贈的財物,都接受并收藏起來。在既已決定西渡回原郡之后,管寧就把這些財物封存起來,奉還給公孫恭。
管寧以韜晦為生活原則,內智外愚,在當時特定的情況下,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告之以害,曉之以理》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回天無力:黃巾起義失敗》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