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紅石峽》陜西名勝簡介
在榆林市榆陽鎮北。紅石峽,初名雄山寺,因山崖為紅石,列如屏障,落日照之,分外耀目,故名紅石峽。又因此峽東西排列,高崖峭拔,有神工鬼斧天成之雄巍,故又名雄石峽。
紅石峽峽長2里,入峽有鼓樓洞式大門,洞門樓大書“紅石峽”3個大字,榆溪河從中穿過,氣勢磅礴。榆溪河為一條人工河,開鑿于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十年(1474年),為副都御史余子濬巡撫綏榆時所開鑿,鑿石成渠,引水西下,與無定河合流。紅石峽西崖高而長,東崖低而短。西崖高13米,長333米;東崖高11.5米,長107米。崖壁鑿洞窟和廟堂共44處,歷代石刻160余幅,其中除漢文外,還有蒙文,堪稱一絕。
在這些題刻中,文之內容有:雄鎮三秦,中華天柱,天成雄秀,三山拱翠,大漠金湯,天外奇峰,長天鐵垛,列屏云塞,天邊鎖鑰,瀚海蓬萊,別有洞天,天開圖畫,漢蒙一家,中外一統,華夷天塹,俯仰情怡,蓬萊仙島,谿壑回春,力換狂瀾,威震九邊,還我河山,力爭上游,榆溪勝地等,真、草、隸、篆、蒙皆成風格。題書者,有明、清大官將領,有民國愛國軍官,有進步學子,有民主人士。還有左宗棠題對聯“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黃唐在獨與古為新”和吳大澂的篆碑4塊等珍貴文物。
紅石峽東峽崖有雄山寺(另釋),俯視西之廣澤渠,水圃成蔭,宛然如畫。由寺之地門可至峽底之榆溪河,明代筑有四孔石橋在榆溪之上,雄偉壯觀。
紅石峽,夕陽銜山,晚霞輝映,河水澄碧,若彩云流動于東西兩崖之間,形成“紅山夕照”美景。
“紅山夕照”為榆林八景之一。
上一篇:《漢中·留壩縣·紫柏山》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榆林·神木縣·紅堿淖》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