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位讓賢》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黃初年間(公元220—226年),詔令公卿薦舉有獨特品行的君子,華歆薦舉了管寧,魏文帝就用安車去征用管寧。魏明帝即位以后,進封華歆為博平侯,增加他的食邑五百戶,合并從前的共一千三百戶。不久,又轉任他為太尉。華歆稱病乞求退職,要把自己的官位讓給管寧。這個請求,魏明帝沒有應許。在朝堂大會時,魏明帝派遣散騎常侍繆襲奉詔令曉諭華歆說:“我新近處理諸事,可算是日理萬機,常常擔心聽政斷事時不清明。這只有依賴有德的大臣在左右輔助我了。然而君卻屢次提出有病辭讓官位。由于估量和選擇君主,因而不在他的朝堂居留,拋棄榮祿,不計較他的官位,這在古人中固然是有的。但我認為對周公、伊尹這樣的師傅重臣來說,就不能這樣了。潔身徇節,平常人可以去做,但我卻不希望君這樣。君就勉力到會,以此惠顧我一個人吧!我將站立在筵席幾案旁,命令百官加上我自己,必須等到君到來,然后我才就坐。”又詔令繆襲說: “必須要讓華歆務必起身,你再回來。”華歆不得已,才起身赴會。
中國智士的傳統精神講究居功不傲,功成身退,常處下位,明哲保身。華歆深諳此道,身體力行。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目光短淺,戀位不去,到頭來反戴枷鎖,欲罷不能。古代智士講究因勢而行,勢盡行止,注重在歷史潮流中發揮自身的價值,恰到好處地體現自己的才能,而輕視外在的,形式上的官位俸祿,正因為他們視富貴如煙云,才敢于擲下官職,一無所惜。
上一篇:《虛與委蛇:曹操派杜畿穩定河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虛張聲勢:董卓專制朝政》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