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動》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魏文帝曹丕對黃權說:“你舍棄不正之道,效力于正道,是想效法陳平、韓信嗎?”黃權回答說:“我過去受到劉主的特殊恩遇,投降吳國是不行的,回蜀國又無路,因此歸順了你。況且敗軍之將,能免除死罪就算是幸運了,還談得上什么追慕古人呢?”曹丕認為他說得好,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任侍中之職,讓他做自己坐車的武士。
有蜀軍投降的人說蜀國已殺了黃權的妻子兒女。黃權知道這是虛妄之辭,沒有馬上發喪。后來得到確鑿的消息,果然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到劉備去世的消息傳到魏國后,群臣慶賀而唯獨黃權不是這樣。曹丕觀察到黃權有器度,想試著驚嚇他一下,便派左右的人去召見黃權。黃權沒有到來時,又派人接連催促,相繼不斷,騎馬的使者來回奔馳,在路上交錯行駛。官員侍從見這種情況沒有不驚魂失魄的,而黃權舉止形色一如平常。后來他兼任益州刺史,遷據河南。
大將軍司馬懿非常器重他,問黃權說:“蜀軍像你這樣的人有幾個?”黃權笑著回答說:“沒有想到被您看得這么重!”司馬懿給諸葛亮的信中說:“黃公衡是個爽快人,常常是行坐都贊嘆稱道您,離不開把您作為談話的資料。”
得事理之要,守倫理之戒,行義理之直,均為正,人若得正道,稟正氣,自然心氣平和、立場堅定,不為榮辱所驚,不為存亡所擾。
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5年),蜀漢延熙二年,黃權升任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第二年去世,謚號為景侯。兒子黃邕繼承爵位。黃邕沒有兒子,絕了后人。
黃權留在蜀國的兒子黃崇,任尚書郎,跟隨衛將軍諸葛瞻抵抗鄧艾。諸葛瞻到涪縣后,徘徊不前,黃崇多次勸諸葛瞻應該立即前進,占據險要地方,不要使敵人進入平地。諸葛瞻還是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黃崇以至于流淚。鄧艾長驅直入,諸葛瞻邊戰邊退至綿竹,黃崇率領軍隊、激勵士卒,抱定必死之志,臨陣被殺。
上一篇:《守其必攻,持重待機》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守道居下:魏詔公卿舉才德兼備之人》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