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黎簡
《黎簡》:黎簡 清乾隆十三年—嘉慶四年(1748-1799),字簡民,又字未裁,號二樵,亦自稱樵夫。廣東順德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貢。為人清狂征歌狹邪,日與酒徒醉飲。自制圖章曰“小子狂簡”,刀法峻儻。又能治銅印。工詩,書法欲追晉人。畫法宋、元卓然名家。偶為廣州富商園林疊石作假山,見者知其能畫。著有《五百四峰堂詩鈔》。
《黎簡》:主要閑章:江山助 狂簡余事 二樵山人 五百四峰堂
江山助
黎簡嘗為市肆畫紗燈人物,所作極工。而畫人無不著色作紅衣者。并題詩曰:“要與江山助秋色,赤藤滇杖蒨紅衣。”由此可知,其常繪人物于山水畫中,并以人物為江山助色。其為人之高潔清狂,亦于此可見。
狂簡余事
黎簡性清狂,趙希璜有詩贊曰:“突兀西樵山,綠漫珠江水。小子曰狂簡,襟期稱奇詭。囊盈詩萬首,論辟張三耳。獨(dú)得畫中憚,煙嵐生滿紙。”而他自己有詩云:“無詩佞筆焉用佞,便號狂簡元非狂。”可見,他的狂是對世俗社會的一種抗?fàn)帯?/p>
二樵山人 五百四峰堂
黎簡的詩畫之所以取得較高的成就,除天聰與勤奮之外,就是得力于自然界的陶冶。他中歲定居西樵,得閑輒恣情東西二樵山之間,袖拂白云,足涉清澗。
東樵山,又名羅浮,在廣州之東,有4 3 2峰之勝。《后漢書·郡國志》載:南海郡博羅縣二十八里羅山之西有浮山,蓋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并體,故曰羅浮。孫欽臣《羅浮即景》云:“百里風(fēng)光積,終朝香氣橫,盤根爭聳拔,峻嶺其崢嶸。傘蓋千重出,笙竽萬籟聲。澗險難窮路,花多不記名。寒流飛白練,怪石疊蒼瓊。雨向山腰下,云從洞口生。喬松隨歲古,異卉逐石榮。近逼無風(fēng)冷,遙瞻海日明。淡煙輕糾素,修蔓密重纓。泉涌知無盡,崔危訝欲傾。深沉宜造化,傾刻變陰晴。游客逢巖住,歸僧帶月行。更尋應(yīng)有分,再到已忘情。但恐看難遍,須知畫不成。”西樵山,在廣州西南約1 2 0里,有7 2峰。《廣東通志》載:“西樵山高聳千仞,勢若游龍,7 2峰互相聯(lián)屬,面皆內(nèi)向,若蓮花擎空,上多平陸,有民居焉。其山天泉水涌,瀑布高懸,夾瀉于云谷;杜鵑如繡,萬木參天,映帶于云海。東西二樵山峰的和數(shù)正是五百四峰。所以,黎簡又名其書齋為五百四峰堂。”詩人可以說是生于斯長于斯、歌于斯畫于斯,東西樵山塑造了黎簡的人格品性,也通過黎簡的心靈而化入了他的筆端。
江山助
狂簡余事
二樵山人
五百四峰堂
上一篇:印章趣談·黃易
下一篇:信札趣談·齊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