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
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酋長家族出身。公元前558年屬阿里明尼德氏族的居魯士二世,領導尚處于氏族制解體時期的波斯人,起兵反抗米底王國的統治,獲得勝利,于公之前550年擺脫了米底王國控制,取得起兵反抗米底王國的統治,于公元前550年獨立,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以后居魯士東征西討,利用外交手段和軍事實力建立起強大的波斯帝國,波斯人稱其為“波斯之父”。波斯人獨立后即開始對外征服,第一個目標是新巴比倫王國,但因其強大,故采用迂回包抄戰(zhàn)術,先占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再南下攻巴比倫城,利用其內部矛盾占領該城,新巴比倫亡。居魯士還曾東進攻克巴克特里亞等地,死于中亞的馬薩吉特人之手。作為落后民族的波斯人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一是因為它內部矛盾不類早已發(fā)達地區(qū)那么尖銳,并利用了先進地區(qū)內部及相互之間的矛盾,他虛心向被征服人民學習,因而不僅受到米底人的擁護,而且使米底人與波斯人在二元君主制度下和平共處;二是它有一支較強的軍事力量,尤其是騎兵,使剛剛形成國家的波斯人所向無敵。但龐大的波斯帝國并不鞏固,它征服了過多地區(qū),也逐襲那里的矛盾,并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它在公元前522年高墨達暴動引起的波及全帝國的起義中幾乎瓦解,只是經過大流士改革,波斯帝國才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下來。
上一篇:將略要論
下一篇: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