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帝宣統皇后婉容:末代皇后命多舛,凄涼一生引悲嘆
宣統帝的皇后名為郭布羅婉容,為滿洲正白旗人,母親愛新覺羅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孫女、毓長的第四女,父親是內務府大臣郭布羅榮源。因婉容之父為人十分開明,主張男女平等,所以她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開明教育。婉容生在富足的旗人之家,不僅學習了中國傳統詩書文化、彈琴繪畫,更是從父親聘請的美國人任薩姆女士那里受到了西方教育。
1922年,時年16歲的婉容出落得容貌端莊、清秀脫俗,又因家室富足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貴族之中芳名遠播。同年,她被選入宮中,成了清朝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但宣統帝溥儀起初對婉容并不中意,而是對文繡頗為看重,只是礙于瑾皇貴妃的干預,不得不選中家室顯赫的婉容,而文繡只得屈居妃位。
婉容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對詩詞方面頗有心得,常常以“伊麗莎白”署名與溥儀有英文的書信往來。婚后婉容以她出挑的容貌、不凡的談吐、端莊的儀態和善良的性情獲得了溥儀的寵愛,但因溥儀身體有恙,二人婚后一直沒有子嗣。
1924年,溥儀因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被驅逐出紫禁城,婉容跟隨著他一同搬到天津居住。出宮之后的婉容一改宮中束縛,換上了租界中的摩登風范,肆無忌憚地揮霍溥儀的錢財,甚至吸食鴉片成癮。
隨著時間推移,溥儀的性格弱點不斷暴露,再加上生理上的缺陷,令文繡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溥儀將這奇恥大辱怪責在了婉容的身上,認為是其與文繡的爭寵才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1923年,婉容向北京“臨時窩窩頭會”捐贈六百大洋賑濟災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1931年爆發了全國性的大水災,婉容捐出了自己的珍珠項鏈以及一些大洋,溥儀捐出了一棟樓房,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1932年,溥儀被迫成為日本關東軍的傀儡,而婉容的一舉一動也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不堪受辱的婉容決定出逃,但幾次三番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1934年,婉容被冊封為滿洲帝國皇后,但是那時她已經自覺生不如死,產生了自我毀滅的念頭,又因整日吸食鴉片而遭到了溥儀的厭棄。雖然意志消沉時,婉容滿身散發著青灰色的煙氣,但略有精神時,也會悉心打扮一下玩樂。
1935年,婉容誕下一名女嬰,與侍衛私通的事情遂徹底敗露。這個女嬰據傳聞是被溥儀扔進了鍋爐,也有一說是生下就是個死胎。但私通之事終究難以饒過,婉容便被溥儀打入了冷宮,而婉容因憶子成狂而患上了精神病。僅僅兩年的時間,她就變成了一個形銷骨立的瘋子,每日只知道吸食鴉片。偶然有精神清醒的時候,都會大罵父親榮源貪圖富貴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1945年,蘇聯攻占滿洲,婉容隨宮廷人員撤退時被當地共產黨游擊隊俘虜,于次年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監獄中,葬地不明。三年之后,在伯力收容所中過著囚居生活的溥儀才從家信中得知了婉容的死訊。
上一篇:清末帝宣統淑妃文繡:一生坎坷,晚年太平
下一篇:清穆宗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知書達理貌端莊,皇帝故去離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