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宣武帝元恪妃子胡氏:理朝政廣得人心,私心起終毀英名
宣武帝的第二任皇后高英生時以兇悍、狠毒出名,但靈太后胡氏當國之后,比她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氏的出身十分傳奇。她的父親是北魏武始侯胡淵的兒子胡國珍,官至司徒卻長年無子無女。胡國珍非常著急,四處求神拜佛,想要求得一子半女。說來也巧,胡國珍的妻子皇甫氏后來真的懷孕了,而后順利生下了一個女嬰,她就是胡氏。
胡氏出生后,胡國珍就把臨涇一帶非常有名的占卜大師趙胡請到了家中,請他為胡氏相面。趙胡把胡氏細細端詳了一陣兒,說她是大富大貴的面相,長大后必會成為國母,生育龍種。胡國珍夫婦聽到后非常高興,自此精心養育自己的女兒。
胡氏在進宮之路上有一個很大的貴人,那就是胡氏的姑姑。胡氏的姑姑是一名尼姑,經常給眾人講解佛理。宣武帝元恪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就奉命入宮講授佛理。時間一久,胡氏的姑姑就結識了不少皇親國戚。在與這些人講佛理的時候,就有意無意地夸贊胡氏的容貌和德行。后來,元恪也聽到了大家對于胡氏的贊美之詞,心中好奇,就想見胡氏一面,于是把胡氏召進宮來。元恪一見到胡氏就被她傾倒了,當即傳下圣旨,封胡氏為承華世婦。
胡氏進宮后,發現元恪沒有兒子,而且,因為北魏奉行“子貴母死”這一制度,當時宮中上下的妃嬪都祈禱自己生下公主就行了,千萬不要生太子。胡氏深感不解,常對其他夫人說道:“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呢?為什么能因為自己畏懼死亡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胡氏的言論更惹得元恪喜愛,就常常寵幸她。
果然,沒多久,胡氏就有了身孕。有很多妃嬪來勸胡氏打掉孩子,胡氏皆不為所動,還在半夜一個人發誓:“但愿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后我將被處死,但在所不辭。”
公元510年春,胡氏在宣光殿中生了一個皇子,名為元詡,即后來的孝明帝。胡氏也因此被封為充華。
元詡出生后,宣武帝元恪十分緊張,擔心這唯一的皇子又早夭,于是謹慎照料。元恪親自選取良家善養男孩的婦女作為乳母,將元詡養在另外的宮殿中,還特別下令:不論是生母胡氏,還是嫡母高皇后,都不能撫育他,也不能前去探望。
公元512年,元詡按例被立為皇太子。冊立太子的詔書下頒后,很多人都認為胡氏必死無疑了。然而,元恪寵愛胡氏,不忍心殺掉胡氏。而且,當時的朝中大臣劉騰、于忠、崔光等人也從中相助,最后元恪廢除了“立子殺母”這一延續百年的惡俗,胡氏不僅沒死,還被晉封為貴嬪。
公元515年,元恪去世,由兒子元詡即位,尊生母胡氏為皇太妃,尊皇后高氏為皇太后。接著,與胡氏素有怨的高太后想要加害胡氏,被胡氏搶先一步下手。這之后,胡氏沒有了掣肘,迎來了人生階段中的輝煌期。
孝明帝元詡即位的時候年僅6歲,過于年幼,沒有能力處理政事,于是由胡太后臨朝聽政。眾位大臣紛紛改稱胡氏為殿下,后來又改令為詔,而群臣上奏疏的時候需要稱陛下。后來,因為元詡年幼,無法親自祭祀,胡氏就依照《周禮》中夫人與君主交相奉獻的儀禮,代元詡進行祭禮。
胡氏雖然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擁護,但是她也知道沒有自己的親信勢力是不可行的,于是,她拉攏宦官劉騰,授其官爵,還把他的三個養子提拔為官。但是,胡氏也清楚地知道北魏名義上的統治者是元氏家族,如果過于親厚宦官等人,冷落了宗室,會惹出麻煩的。于是,胡氏也把宗室中很有影響力的幾個人,比如高陽王元雍、清河王元懌、廣平王元懷等,予以升遷。
同時,胡氏還大施德政,收買人心:下令造申訟車,以接受投訴冤情;提高孝子孝孫等人社會地位,表彰忠孝仁義的思想,籠絡文人;下詔由官府撫養鰥寡孤獨,準許賣身為婢的人回家與親人團聚;等等。
胡氏盡管在處理朝政上十分拿手,但是,獨居深宮的她卻難以忍受寂寞,就逼迫元詡的叔叔清河王元懌與她同房。胡氏這一淫亂縱情的行為被天下人所知,被大家厭惡。公元520年,胡氏的親信劉騰聯合領軍元叉等人哄騙11歲的元詡到顯陽殿中看管起來,同時假傳圣旨殺掉元懌,并下令說胡太后要歸政于元詡,不再過問政事。就這樣,胡太后被迫下臺了。
胡氏被軟禁了起來,原本心如死灰,卻無意中得知了兩個消息:一是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要再擁戴胡氏聽政,但事敗了,胡僧敬因此被流放邊境;二是元叉、劉騰等人掌權后逼民為奴、買官賣官,惹得百姓怨聲載道,相州刺史元熙等人起兵討伐元叉,要擁立胡氏上臺。胡氏得知自己還是很得民心的,于是重新燃起了希望。
公元523年,劉騰去世了,元叉這時候也對胡氏放松了戒備。于是胡氏趁機和元詡、高陽王元雍設下計策,解除了元叉的職務,胡氏才得以再度臨朝聽政。
胡氏再次親政后,過度寵愛自己的寵臣鄭儼、徐紇、李神等人,導致整個宮廷十分淫亂不說,還讓他們居于要職。所以,這些寵臣也仗著胡氏作威作福、橫行霸道。一時之間,胡氏和其寵臣的行為被四方的人所厭惡,也激發了宗室親王的矛盾。
不僅如此,隨著孝明帝元詡的長大,知識的增加、視野的開闊,讓他逐漸對自己的母親胡氏心生不滿,想要親自執政。再加上大臣元雍、崔光等人的教育,元詡就想培植自己的勢力,向母親奪權。
公元525年,元詡提拔了一批資歷較淺、官位較低的人,同時又頒布了詔書,明確表示自己要招兵買馬。胡氏看見兒子的所為,心中不安,就在宮內培植黨羽,將元詡親近之人都借故謀害。這讓胡氏與元詡母子更加離心離德。
后來,在鄭儼出謀劃策之下,胡氏毒殺了親子元詡,假稱元詡的妃子潘氏所生的女兒是兒子,并將這個“假小子”立為皇帝,以穩定臣心。幾天過后,胡氏才說出真相,并立臨洮王元寶暉3歲的兒子元釗為帝,史稱北魏幼主。
同年四月,契丹酋長爾朱榮率兵渡過黃河,以追查元詡死因的名義帶兵入京,嚴懲了鄭儼、徐紇等人,還迎出長樂王元子攸,稱其為帝。而后,爾朱榮派騎兵抓捕了胡氏及幼主元釗,將他們沉入黃河之中淹死了。
胡氏的妹妹將胡氏的尸骨收殮埋葬在了雙靈佛寺中。等到孝武帝元修即位后,才以皇后的禮儀安葬了胡氏,并追加謚號為“靈皇后”。
上一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皇后高氏:姿容絕佳受寵愛,英年早逝實可惜
下一篇:北魏宣武帝元恪皇后高英:不擇手段求上位,惡有惡報無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