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啟元
字子開。文登城南30里初家莊人。父龍光,為首貢[1],性剛方,博物能文,屢試不第。宋啟元刻苦讀書,11歲便入縣學。崇禎十五年(1642)參加鄉試,考中舉人。啟元叔母、兄嫂、弟婦、從弟婦皆寡居,啟元竭力盡心,生則贈與田產,死則給含殮,十余年替代親屬遺孤捐納各種賦稅。順治十六年 (1659) 起任利津縣教諭3年,任內倡導教化,樹新風,講性命[2]禮儀之學。閑暇則與縣僚佐文士以詩詞相唱和。《利津縣志》載宋啟元《洪濟寺晚雨》 詩:
雨落禪林靜,笙吹帶濕聞。
煙深樓月渺,風細篆香分。
破寂談僧舍,忘機舞鶴群。
家園花竹笑,躑躅但瞻云。
宋啟元性喜吟詠,得唐人遺意,著有 《涉園詩懷》《涉園雜著》共4卷。雍正本《文登縣志》載宋啟元《武明府招集文山》詩:
峰高佳氣催,石徑繞溪洄。
窈窕幽松意,菁蓊古柏材。
旌車映日過,笙管逐風來,
山鳥忘憂喜,銜花晃酒杯。
宋啟元之孫宋之樹為康熙五十四年 (1715) 進士,宋之樞為乾隆八年 (1743) 歲貢,曾任鄆城訓導。
【注釋】
[1] 首貢: 指明清時縣學依次升選“歲貢生”的首選生員。
[2] 性命: 理學的核心,為中國哲學范疇。謂人性、養性、修身、立命等。
上一篇:宋之樹
下一篇:宋廷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