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廟·堯廟·山東鄄城堯陵
鄄城堯陵又稱堯王墓,相傳為帝堯歸葬之處。《呂氏春秋》記載:“堯葬谷林”,其地址在距鄄城縣城7公里的谷林,所以又名“谷林堯陵”。
堯廟始修于東漢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為濟陰太守孟郁所建,有“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為證。碑文900字,《山東通志》、《曹州府志》、《濮州志》和《金石錄》均有記載。其后四修堯陵:(1)東漢建寧五年(公元172年)濟陰太守修堯祠堯母靈臺,立堯母靈臺碑;(2)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濟陰太守修堯廟立“帝堯碑”;(3)明嘉靖初都御史陳鳳梧委知州張寰重修建堯廟;(4)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山東巡撫岳睿重修堯陵。
《水經(jīng)注》對堯陵有如下記載:今成陽(今鄄城地)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皆立廟。前并列數(shù)碑,古柏數(shù)株,檀榆成林。二陵南北,馳道徑通,皆以磚砌之,尚修整。堯陵東、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堯妃也,石壁階墀仍舊,南西北三面,長櫟聯(lián)蔭,扶疏里余。《濮州志》所繪堯陵為坐北朝南三進式長方形院落,四周圍以磚墻。大門前有“石門”牌坊,東側(cè)有房數(shù)間。大門外東側(cè)有一水井,再向東是“圣母殿”。大門內(nèi)為第一進院落,兩側(cè)有東西“更衣亭”。第二進院門為一正兩偏,門內(nèi)左右是東西朝房,中央是圓形花園,其后是一座“享殿”。殿后是第三進院落,古松掩映,墓丘巍然,墓前豎一石碑。
現(xiàn)在堯陵墓區(qū)占地面積六千余平方米。堯陵封土直徑15米,陵前立有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所立“堯陵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濮州知州繆潤紱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通。
堯陵存有四奇:
一奇為五鳳樓,高達19.3米,3層12檐,樓形精巧。相傳五鳳樓是堯王與四大臣議事之地。
二奇為堯井亭,亭形為六角,亭高5.4米,呈高檁樓閣式,亭中有井,據(jù)傳是堯王開掘。井深45米多,井水清冽可飲。
三奇為廣運大殿,建筑輪廓秀麗,隱含唐代風(fēng)韻,殿內(nèi)堯王塑像高達2.8米,亦屬唐塑風(fēng)格。
四奇為晉代古柏,高達10米,直徑2.1米。此外廟內(nèi)還有柏抱槐兩株,堪稱奇異。
上一篇:神靈廟·玉皇廟·山東煙臺玉皇廟
下一篇:名人廟·范公祠·山東長山范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