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假虞滅虢:奇襲戰之范本
晉武公被封為諸侯之后,周王室允許晉國擁有一個軍的兵力。
根據周王朝的定制,一個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周王室擁有六個軍的兵力,共計七萬五千人;大諸侯國擁有三個軍,共計三萬七千五百人;中諸侯國擁有兩個軍,共計兩萬五千人;小諸侯國擁有一個軍,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到東周時代,這個定制實際上被破壞了。
晉國擁有一個軍的兵力,從這里可以看出來,此時晉仍然只是一個小國,但是這支軍隊卻是經過數十年內戰錘煉出來的鋼鐵雄師。從武公代晉開始,晉國便開始走上向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受封諸侯后,晉武公便悍然入侵周朝大夫夷詭諸的采邑夷地,并且拘捕夷詭諸。周大夫蒍國出面為夷詭諸求情,晉武公考慮到內戰剛結束,不宜與諸侯國有過多的結怨。于是順水推舟做了個人情,釋放夷詭諸,撤出夷地。
蒍國本想調解有功,夷詭諸理所當然應該意思一下,報答救命之恩。不想等了很久后,夷詭諸卻根本沒有想報答蒍國的想法,這位周朝大夫似乎認為蒍國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罷了。這下蒍國氣壞了,派人前往晉國,對晉武公說:“請晉國與我們共同出兵,奪取夷地?!?/p>
晉武公一聽,這不啻為天上掉下的餡餅。求之不得呢,爽快地答應。晉軍與蒍國聯合出擊,勢如破竹,攻破夷地,處死夷詭諸。蒍國出了口怨氣,而晉國人則撈得了實惠。
內戰后的晉國一開始便表現出其咄咄逼人的氣焰。
經過多年的征戰,晉武公已經垂垂老矣,征夷之戰后的第二年,晉武公去世。他在位共計三十九年(從曲沃政權算起),他的兒子晉獻公繼任君位。
內戰遺留下一個大問題。
在內戰期間,曲沃政權的前兩任君主曲沃桓叔與曲沃莊伯都有很多兒子。除了晉武公和晉獻公這一系之外,其他旁系支族勢力相當得強盛。對于有內斗傳統的晉國來說,龐大旁系支族的存在對晉獻公的權力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也許是半個多世紀的內戰,早使晉國人習慣了兄弟和親戚間的相殘。即使同屬一個大家族,仍然缺乏一種安全感。
這些家族的存在會引發新的內戰嗎?晉獻公不寒而栗。
在士蒍的協助下,晉獻公極力制造這些家族的內訌與火拼。不可否認,晉國人確實熱衷于內斗。士蒍略施小計引發旁系支族公子間的矛盾,可憐這些公子哥兒們并沒有洞悉士蒍的巨大陰謀,相互殘殺,而晉獻公則坐收漁翁之利。
一不做,二不休,晉獻公決定對支族的勢力做斬草除根般的清洗。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在聚地筑起一座嶄新的城堡,將旁系支族的公子們遷居到聚城。當這些公子哥兒們樂呵呵地趕到聚城的新房子時,晉獻公派出軍隊包圍了聚城,將這些聚城里的公子們一網打盡,晉獻公這樣對公室旁族的大規模清洗在春秋初期絕無僅有。
但還是有一些旁族成員幸運地躲過這場屠戮,逃到了虢國。
虢國在晉國內戰中一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曲沃政權,虢公曾先后兩次率領軍隊干涉晉國內政,在曲沃武公完成晉國的統一后虢國理所當然地成為晉國的頭號敵人。
為支持晉國桓叔和莊伯一族的流亡公子,虢國在公元前668年兩次發動了對晉國的武裝干涉,但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虢國長期效忠于周王室,作為周王室征討諸侯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軍事力量不可小視。在中原的混戰與晉國的內戰中,時不時閃爍著虢國軍隊的身影。
虢國公然干涉晉國內政,令晉獻公咬牙切齒。他厲兵秣馬,準備進攻虢國。但第一謀臣士蒍勸阻道:“現在還不是討伐虢國的時機,虢公為人驕傲。兩次進犯我國,勢必更加狂妄自大,這樣就會脫離民眾。等到他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到時我國出兵討伐,那么誰能阻擋得住呢?”
士蒍的分析不無道理,更重要的是晉國剛從內戰中走出,百廢待興,況且晉國的軍事實力也不足以消滅虢國。晉獻公聽從士蒍的意見,暫停討伐虢國,而致力于內政建設。
自武公代晉,晉國歷史出現了轉折,走上了軍國主義擴張之道路,這種改變也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晉獻公是晉國走向強國的關鍵人物,他是在內戰中成長起來的一代。與父親晉武公一樣,他極度崇尚武力。建立一支強大的武裝,是走向軍事強國的必由之路。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在軍隊建設上邁出重要一步。即將國家常備軍兵力由一個軍擴編為兩個軍,分為上軍與下軍,總兵力約有二萬五千人。晉獻公自己擔任上軍主帥,太子申生擔任下軍主帥。
顯然晉獻公不甘心在國際舞臺上充當小角色了,他要大展身手了。
軍隊大幅擴編后晉國開始瘋狂擴張。
晉獻公自恃強大的武力,頻頻對外用兵,先后滅掉耿國、霍國和魏國三個小國,之后又發兵攻打赤狄蠻族的皋落氏部落。這個盤踞在西北并長期為人所忽視的諸侯國,開始令世人刮目相看了。
下一個鯨吞的對象就輪到虢國了。
虢國也不是省油的燈。自從出兵干涉晉國內政后虢公窮兵黷武,四處出擊。公元前664年,虢公出兵討伐周王室叛臣樊皮,攻陷了樊皮的采邑樊邑;公元前660年,虢國軍隊大舉出擊,進攻犬戎,并且在渭水河畔取得一次大勝。
然而虢公在國內卻暴虐無道,倒行逆施,百姓怨聲載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晉國大夫荀息向晉獻公提出一個進攻虢國的作戰計劃。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且杰出的作戰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向虞國借道,進攻虢國。為什么要向虞國借道呢?這與虢國的戰略防御布置有關。虢國在北方邊境線上分布有許多客舍,客舍就是旅館。這些客舍本來是為來往過客行人而設,作為虢國的一項財政收入來源。自從虢公干涉晉國內政后,便將這些旅館改建為軍事碉堡,以作為進攻晉國南部的據點。如果晉國直接進攻虢國,就會遇到很大的麻煩,這些以客舍為支點的防御線將造成晉軍重大的傷亡。荀息提出的作戰計劃堅決避開虢國防御堅強的北部碉堡群防線,而從防御薄弱的西部突進。虢國的西部與虞國接壤,虞國是一個弱國,虢國在西部邊境并沒有重兵防守。荀息一眼洞察出虢國的軟肋所在,只有借道虞國,打擊敵人的薄弱之處才有必勝的把握。
晉獻公對荀息這個出色的作戰計劃大為贊賞,可是一個新的問題出來了,怎樣才能使虞國政府同意晉軍借道通過呢?
荀息說道:“虞國的國君喜歡收藏珍奇的玩意兒,主公不是有一匹寶馬與一塊寶玉嗎?只要拿這兩樣東西去賄賂虞君,他肯定會同意借道讓我軍通過的。”
晉獻公一聽,心里有點不舒服,怫然道:“這兩樣東西是我的寶貝。”
荀息微微一笑,回答說:“只要虞國同意借道,那么這兩樣東西不過是暫時寄放在虞國的宮中罷了,主公有什么可擔心的呢?”言下之意,只要滅虢成功,那么虞國也是晉國的囊中之物,到時兩件寶貝不是又回來了嗎?
這番話點醒晉獻公,他轉怒為喜,又不無擔憂地問道:“虞國有個賢臣宮之奇,我看這個計劃不一定行得通?!?/p>
這個問題其實早在荀息的考慮之中了,他胸有成竹地說:“宮之奇雖然賢明,但是這個人生性懦弱,沒法堅持自己的意見,虞君一定不會聽他的。”
在荀息的戰略計劃諸環節中說服虞君借道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他親自出馬,自告奮勇前往虞國游說。
荀息拜見虞公,然后牽來寶馬,獻上寶玉作為見面禮。虞公一看,只見這匹駿馬,骨架崚嶒高聳,馳騁追風。再看這塊寶玉,溫潤無瑕。真是兩件寶貝,心里歡喜得不得了。這時荀息乘機說道:“虞國曾經受到冀國的欺負,后來是晉國為貴國出氣,國君可還記得?”
虞公趕緊說:“是有這么回事。”這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冀國出兵攻打虞國。晉國出兵相救,重創冀國軍隊。所以呢,虞國欠了晉國一個人情。荀息提起這件事,暗示虞國是曾經受過晉國的恩惠的,受人之恩得報答才是。
荀息接著說:“現在晉國想請虞國幫個忙,虢公暴虐無道。又在北邊利用客舍修筑起碉堡群,想要入侵晉國。所以我主公想要向貴國借個道,讓晉國的軍隊通過虞國境內向虢國討伐問罪。”
虞公一聽,就這么一點小事啊,不就是借個道嗎?他心里琢磨著,晉國曾經幫助過虞國打退冀軍的進攻?,F在人家又送上兩件寶貝,自己不表示一下那可有失禮節,于是拍拍胸脯說道:“借道這樣的小事不消說,攻打虢國的事算寡人一份,寡人親自率虞國兵馬打頭陣?!?/p>
荀息一聽,心里樂壞了。本來想只要虞公同意借道,他就算完成使命,不想這個糊涂的君主居然還給他意外的驚喜。
虞國大夫宮之奇聽了忙諫道:“晉國已經接連吞并幾個諸侯國了,狼子野心,世人皆知,怎么能把晉國軍隊引到國境之內呢?”虞公正欣賞著荀息進獻的寶馬與寶玉,愛不釋手。宮之奇的勸諫,他就當耳邊風,心不在焉地答說:“晉國人與虢公有仇,他們要攻打虢國,于我國何損焉?”
虢公將客舍改造成一條進可攻且退可守的碉堡群防線,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軍事防御工事的杰作。但是事實證明這條堅固的防線,與兩千五百年后法國人修筑的馬其諾防線一樣,在聰明對手的聰明作戰計劃之下完全失去其軍事意義。
荀息的戰略設想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將軍曼斯泰因提出的“曼斯泰因計劃”如出一轍。在曼斯泰因計劃中,德國主力部隊繞過堅固的馬其諾防線。借道第三國突進法國境內,使得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荀息計劃”也是同樣的高超精妙,其要點就是避開虢國的碉堡群防線,借道虞國突入虢國防守薄弱的西線。
偉大的戰略家,思路往往是殊途同歸。
公元前658年,晉國的伐虢之戰開始了。
晉軍在里克和荀息的指揮下,借道虞國。并且會合虞公指揮的軍隊迅速穿過虞國國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虢國的西部。
虢公曾先后四次進攻晉國,在他看來晉國只有招架之功,哪有還手之力呢?然而今非昔比,晉獻公大肆擴軍,連續吞并耿國、霍國和魏國。在內戰烈火中重生的晉國煥發出勃勃生機,且愈戰愈強。
虢國把對付晉國的主力部隊都放置在了邊境線上的碉堡群防御工事中,根本沒有料想到晉國的軍隊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從虞國的國境上殺出來,堅強的防御體系一下子陷于無用的境地。晉國發動的閃電戰達到了預期的成效,虢國的軍隊根本來不及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虢公慌忙棄城而逃,都城下陽落入了晉國軍隊之手。
虢公糾集了殘余部隊退守上陽。
晉國的這次突襲戰非常的完美,堪稱春秋時期閃電戰之典范,所以“假虞伐虢”被寫入古代軍事教科書《三十六計》之中。
遭遇失敗的虢公對局勢的判斷出現了嚴重的錯誤,他還以為這次失利只是戰術上的失敗,沒有意識到晉國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決心。他并沒有將殘余的兵力用于收復舊都下陽城,而是在丟失都城和軍事上受到重創后做出了征伐犬戎的決定。
這年的秋季,虢公率領殘余的虢國軍隊對犬戎發動戰爭。并且在桑田一帶擊敗了犬戎,似乎這種軍事上的勝利能給虢公帶來一種內心的優越感。
但是虢公對犬戎的軍事勝利并不能改變虢國的命運。
對此,晉國的卜偃對虢公這次軍事勝利的評價是:“虢國必然會滅亡,因為虢國失去了都城下陽,不僅不感到畏懼,又貪圖武功,發動對犬戎的戰爭。好大貪功,置國民利益于不顧。不能愛護自己的百姓,國運肯定不能長久了。”
在攻取下陽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55年),晉國再次向虞國提出借道伐虢的請求。
從晉國提出的這個要求中可以看出幾個問題,第一,此時晉國仍然不愿意從南部越過邊境線對虢國發動進攻,這說明虢國邊境上的碉堡防線確實是很有威脅;第二,晉國軍隊在攻克下陽后,并沒有撤回國內,而是駐留在虢國境內。
晉獻公再次提出假道伐虢,向虢國境內增兵的意圖非常明確,即這次軍事行動目的是吞并虢國。
虞國大夫宮之奇力諫虞公,堅決反對晉國第二次借道虞國,他聲淚俱下地說:“唇亡則齒寒。虢國是虞國的屏障,如果虢國滅亡了,那么虞國怎么保得住呢?晉國狼子野心,讓其軍隊過境,一次就非常過分了,更何況是第二次呢?一定要拒絕他們。”
虞公不聽,說:“晉國與咱們是宗親,怎么會加害于我呢?”
宮之奇長嘆了一聲說:“虞國是挨不過今年了?!彼麕е募胰?,離開虞國,遠走他鄉。這既是明哲保身,也是不忍心看到虞國的殘破。
這樣,晉國的軍隊得以第二次繞過虢國北部防御線,使“荀息計劃”得以第二次實施。這次的軍事行動由晉獻公親自指揮,在虢國境內集結了最精銳的軍隊,滅虢之戰吹響了號角。
晉軍逐一清除了虢國臨時首都上陽郊外的軍事據點。八月,上陽包圍戰打響,晉軍對上陽城完成合圍。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落入晉國的手中,虢國軍隊只是躲在上陽城中與晉國的軍隊對峙。
上陽攻堅戰持續了大約兩個月,到了十月份,晉國軍隊發動全面進攻。經過血戰之后,晉軍奪取了虢國軍隊的戰旗。虢軍再也守不住了,虢公一看情形不妙,還是溜為上計?;琶︸{駛戰車逃離上陽,直奔周王朝的首都洛邑。
虢公的出逃,使得守城的虢軍斗志全無。上陽淪陷,這也意味著虢國的抵抗最終失敗。虢國的土地并入晉國,伐虢之戰獲得全勝。
唇亡齒寒,宮之奇的預言不幸成真。
虞君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了。
在晉國軍隊滅亡虢國之后,班師回國。經過虞國時突然發動襲擊,虞君與虞國的大臣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成為晉國軍隊的俘虜了。虞國被晉國順勢吞并,成為這次伐虢之戰中的犧牲品。
虞公真的很不明智,晉國與虢國本來就相鄰。滅亡虢國之后,根本無需經虞國班師,而晉國堅持經虞國班師回國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虞國滅亡,虞公得負第一責任。
春秋戰國時代,一個國家的興衰在于能否給人才以充分發揮的空間。虞國并非沒有人才,除了宮之奇之外,虞國還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就是百里奚。他成為晉國的俘虜,后來成為成就秦國霸業的關鍵人物??上谟輫錾狭嘶栌沟挠莨?,英雄無用武之地。
荀息將原本獻給虞公的那匹駿馬拉回晉國,原物奉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撫摸著寶馬,笑著說:“馬還是原來的馬,就是老了一些啊?!?/p>
晉獻公的開拓進取,使得晉國在西北刮起一股旋風,開疆拓土。西擁河西,與秦國接壤;東抵河內,北鄰狄國。尤其在滅掉強勁對手虢國之后,更是威震海內,晉軍之強悍勇武令人不寒而栗,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呼之欲出。
雖然秦國與晉國在西方與西北大張武力,但這兩個后起之秀,尚沒有介入中原之爭。在強國林立的中原地區齊國一枝獨秀,力壓群雄,尊王攘夷,開拓出一代霸業。
上一篇:假虞滅虢事件始末-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偪陽之戰-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