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啟孮 (1918— ),字麓漴,北京市人。為恒煦 (金光平)之長子。奕繪、西林春之五世孫。幼承家學,擅長文史,中學時代,詩已結集,名曰《瓠廬詩稿》;詞于景孤血先生所編文藝副刊《天地明朗》上連續刊登。又經宗長溥心畬先生指導,日有所進,結集名曰《靺鞨余音》,概以靺鞨為族之先世,又為紅珠之代稱,取義用此,蓋雙關也。中學畢業考入國立北京大學國文學系。有志撰滿族文學史。時文學院長為周作文,系主任為沈啟無,甚為勉勵。而中學歷史教師殷景仁先生則力主其應學歷史,以為史學乃其所長。及赴日留學,乃改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專治女真滿洲史。時世交前輩博良勛先生(蒙古族,著有《澹園詩稿》)方執教東大中文系,課余仍多從博先生與日本漢學者游。曾受東京商科大學漢學家工藤篁教授之邀,講授《納蘭詞》。又應東大中文系倉石武四郎教授之約,參加《中國新文學大系》之日譯工作及協助友人編《漢和詞典》等。其在日本諸作,多列入《靺鞨余音》補遺中。
歸國后赴內蒙支援邊疆,執教內蒙古大學。所填詞,編為一集,題曰《豐州牧唱》,以呼和浩特乃遼金豐州之地也。
金啟孮雖自幼習作詩詞,然以其家傳倚聲之學,多承先人《南谷樵唱》、《東海漁歌》之緒,詞實優于所作詩。詩詞均擅長寫塞外風景及滿洲、蒙古風俗。晚歲移家遼寧,任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1988年離休回故鄉北京。有關文學著作多編校、箋注其先人文集,有《妙蓮集·寫春精舍詞》合訂本、《明善堂文集校箋》等。
上一篇:盛昱《送門人張季直南歸(選二首)》
下一篇:盛昱《金縷曲·王弢甫同年屬題太夫人《焦尾閣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