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
日下繁香不自持,
月中流艷與誰期。
迎憂急鼓疏鐘斷,
分隔休燈滅燭時。
【前解】
此是先生觀無常詩,而特指曲池以寄意也。言“日下繁香”,我或不得自持。若“月中流艷”,則復與誰為期乎?甚言欲別即可竟別,初無尚須不別之故者也。然而終亦不忍其遽別者,誠預“憂急鼓疏鐘”,此時一至,即以后“休燈滅燭”,與汝永違。為是而臨期回惑,不知所措,是則誠有之也?!鹉硣L憶七歲時,眼窺深井,手持片瓦,欲竟擲下,則念其永無出理;欲且己之,則又笑便無此事。既而循環摩挲,久之久之,瞥地投入,歸而大哭!此豈宿生亦嘗讀此詩之故耶?至今思之,尚為惘然!因附識于此。
張蓋欲判江滟滟,
回頭更望柳絲絲。
從來此地黃昏散,
未信河梁是別離。
【后解】
“張蓋欲判”,眼前便真有如此一輩粗率可笑人;“回頭更望”,某嘗告諸同學:學道人須是世間第一情種始得,今只看先生此語,便大信也。蓋千古人流浪生死,止為生生世世“張蓋欲判”。一切諸佛大師,得成正覺,亦止為時時刻刻“回頭更望”故也。末又言河梁未抵此別者,從來此事,下愚之夫以為聊爾,上智之士無不大驚極痛也。[下愚之夫,亦能大驚極痛,只是為期稍遲耳,言百年既盡,臨死之日也。]
上一篇:金圣嘆《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松滋渡望峽中》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