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
閱讀提示
釋義:將苗向上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反而壞了事。也作“揠(yà)苗助長”。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急于求成會讓事情變糟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理論和教育思想。《孟子·公孫丑上》里,有個故事十分有名。
有個宋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十分期盼自己田里的禾苗長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于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自己家的禾苗一棵棵地拔高。說干就干,他一直忙到太陽落山,才把所有禾苗都給拔高了。他看著田里長高了一截的禾苗,非常開心,心想:“我真的是太聰明了!”
他一回家就高高興興地跟他兒子講:“今天可把我可累壞了,我讓咱們的禾苗比別人家的長高了很多!”他兒子覺得奇怪,于是,一口氣就跑到田里,一到那里就差點暈了——禾苗全部枯萎了。
知識小窗
近義詞:揠苗助長、欲速不達、急于求成。
反義詞:循序漸進、穩中求進、水到渠成。
造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會犯拔苗助長的錯誤。
成語接龍
拔苗助長→長幼尊卑→卑身賤體→體弱多病→病從口入→入情入理→理屈詞窮→窮困潦倒→倒屣相迎
上一篇:成語《披荊斬棘》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按圖索驥》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