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牛運清
長篇小說。作者石英。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這是一部近距離反映當代中國青年生活與精神面貌的作品。它通過塑造形形色色的北京青年藝術形象,展現“四化”建設中青年人對理想、幸福的不同理解,以及對人生道路的不同選擇。小說以“十年動亂”后首都北京的現實生活為背景,描寫了幾種不同類型不同性格青年的價值觀念和命運。林竹、胡梅、姚蘭是三個自幼相處的好友,她們同樣在社會主義藍天下成長,然而對人生目的、前途的理解與追求卻大相徑庭。自私、褊狹、嫉妒、高傲的姚蘭,夢寐以求的是做“上流社會”的“上流人物”,她視社會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關系為純粹的商品交換與相互利用,并且慣以病態的心理玩世不恭、惡作劇般地戲弄他人。這種利己主義者所演出的靈魂悲劇,對于某些失去正確生活信念的人不失為警魂的一課。胡梅是善良、單純的女性,但她沉醉于小家庭、安樂窩,缺乏理想與朝氣,以致是非不分,險些受騙上當,陷入泥坑。青年售貨員林竹,則是一個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貢獻的女性形象。她有道德、有理想,有個人的生活悲歡和高尚情操。與某些感覺信仰危機、信念危機的青年相比,這個形象如同夜空中一輪皎潔的月亮,把時代的光華投射給大地,因而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在藝術表現方面,作品既有寫人敘事的白描和生活細節的精采運用,又有散文式的哲理議論,熔我國傳統小說表現方法與西方小說藝術手段于一爐,具有清新、明朗的格調和抒情詩的韻味。作品立意鮮明:揭示歷盡劫波之后,青年人應向何處去?作品社會反響較大,被認為是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譜寫的一曲真誠的贊歌。
上一篇:徐誠良《吉鴻昌(上、下冊)》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曉文《同船過渡》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