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誠良
長篇小說。作者周驥良。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這部長篇小說描寫了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吉鴻昌的生平。吉鴻昌出生在河南省扶溝縣呂譚鎮。他從小脾氣倔強,從不求人,當地人送給他一個外號“扁擔愣”。他父親為讓他學門手藝,也改改他的倔脾氣,便送他到一家刷銀粉的雜貨鋪去做學徒工。由于不堪忍受雜貨鋪做活的勞累和掌柜的歧視,他一氣之下投到馮玉祥手下當了一名大兵。在民國初年“剿白狼”戰役中,他又勇又猛,“吉大膽”的名聲在馮玉祥的西北軍里漸漸響了起來。他深受馮玉祥的賞識,跟隨馮玉祥東征西戰,成了馮玉祥麾下一員猛將,他所率領的隊伍也被譽為“鐵軍”。30年代初,蔣、閻、馮、桂四系軍閥為爭奪地盤和擴充勢力,展開了一場混戰。吉鴻昌力諫馮玉祥不要參加這場誤國殃民的戰爭,可終究胳膊扭不過大腿。他率領自己的部隊和蔣介石的先鋒部隊展開了激戰。在戰斗中,他身先士卒,猛打硬拚,阻擋住了蔣介石先鋒部隊的進攻,可最終也沒能挽救西北軍的敗局。馮玉祥被迫辭職,吉鴻昌的隊伍也被蔣介石整編。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吉鴻昌被迫率領隊伍向鄂豫皖邊區進軍,駐扎在鄂豫皖邊區的附近。在和紅軍的接觸中,他逐漸端正了對紅軍的看法,改變了自己頭腦中的一些舊思想。尤其是共產黨員宣俠父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他逐漸走上革命的道路。就在他即將領導隊伍舉行起義之時,蔣介石派來監視他的特派員把他的行動計劃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大怒,逼吉鴻昌交出兵權,讓他出國考察??谷諔馉幈l后,吉鴻昌急不可待地回國,向蔣介石請纓抗日,遭到拒絕。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和支持下,吉鴻昌和馮玉祥、方振武等一起創建起民眾抗日同盟軍,在長城內外跟日寇和國民黨頑匪展開了浴血奮戰。民眾抗日同盟軍接連收復失地,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可在日寇和國民黨頑匪的夾攻下,民眾抗日同盟軍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而失敗。黨組織為保全實力,決定讓吉鴻昌撤回天津,繼續從事斗爭。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響,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主張,并策動自己的老部下起義。在艱苦的革命斗爭中,他提高了覺悟,經黨組織的批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吉鴻昌的革命活動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慌,他下令逮捕吉鴻昌。黨組織為吉鴻昌的安全著想,讓他從天津轉到新的地區工作。就在他動身的前夕,國民黨特務逮捕了他。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吉鴻昌泰然自若,毫不畏懼。在法庭上,他嚴斥何應欽等國民黨高級官員;在獄中,他向難友們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黨組織為了營救吉鴻昌出獄,做了大量的工作。1934年11月24日,蔣介石下令處死吉鴻昌。吉鴻昌在就義前,談笑自若,毫無懼色。他用樹枝在地上寫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詩句。在這部作品里,作者以樸實而生動的筆觸,著力抒寫了吉鴻昌的思想發展和性格形成的過程,對周圍的形形色色人物,也作了真實的描繪。作者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同時,對素材進行了認真的藝術的提煉和加工。
上一篇:楊新敏《合墳》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牛運清《同在藍天下》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