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高來
葉至善、葉至誠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4年12月出版。共收入葉圣陶從建國到1984年的散文一百八十九篇,以“文革十年”為界分為上、下兩輯。書后附錄“《甲集》補遺”二十六篇。該集編選準則,“一是盡可能做到不缺不濫,凡涉及的方面都不要遺漏,又要選得精一點兒;二是盡可能避免重見,語文課本和別的集子已經(jīng)選過的,最好不要再選。”由于種種原因,“避免重見”的原則有所放寬。本集作品題材廣泛,寫法多樣。有的政治傾向很鮮明,如《青年們》、《學習五中全會公報》、《讀關(guān)于黨內(nèi)生活的若干準則》等,渾厚凝重。有的借寫景敘事展開議論,如《游了三個湖》、《記金華的兩個巖洞》等,不假藻飾,不事虛夸,直陳褒貶。有的是寫人之什,如《對魯迅先生的懷念》、《我欽新鳳霞》等,簡潔而傳神,體現(xiàn)了小說家長于塑造人物的特點。有的序跋、題記,它們曾收入三聯(lián)書店1983年12月出版的《葉圣陶序跋集》。這類作品序人不卑不亢,跋己溫良謙恭。有的記述讀后、觀后的感觸,如《重讀魯迅先生的〈作文秘訣〉》、《蘇聯(lián)教育影片天職》等,平平道來,輕巧悠然。有的談教育改革、文風改革及有關(guān)語言、寫作等問題,如《語文隨筆》、《反對八股腔,形成新文風》、《什么叫漢語規(guī)范化》、《和教師談寫作》等,和顏悅色,沒有鴻儒大哲般的說教。有的是雜感、隨筆,如《從西安到蘭州》、《在朝鮮慰問期間的早晨》、《略敘文學研究會》等,娓娓敘談,又充滿邏輯思辨。本書所收作品,在藝術(shù)上體現(xiàn)了葉圣陶散文“文和謙沖”的總體風格。在語言上,講究語法、修辭,既平實暢達,又簡約凝練。
上一篇:孫宜君《召樹屯》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方舟《各領(lǐng)風騷沒幾年》當代文學作品賞析